網上有很多關于工商銀行辦理pos機流程,工商銀行踐行技術創新 有效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工商銀行辦理pos機流程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工商銀行辦理pos機流程
初冬的北京,經過一個小時的忙碌準備,工行某網點的客戶經理小馬又一次微笑著打開營業室大門,準備迎接忙碌充實的一天。一位神色匆忙地老先生出現在網點,“我要轉賬!”老先生態度堅定。老人的舉止引起了小馬的警覺,他一邊熱情與老人溝通,一邊打開了工商銀行風險信息服務平臺“工銀融安e信”:異地賬戶、大額動賬、收款方疑似惡意賬戶……平臺提供的多個欺詐事件特征讓小馬果斷意識到老人是遇到了電信詐騙,他迅速聯系了老人家屬和民警,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解,老人終于意識到自己是遇上了騙子。工行又一次成功的及時制止了發生在電信詐騙易感人群身上的資金損失事件。
事實上,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快速增加和互聯網經濟時代的跨界開放融合,電信欺詐案件已屢見不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直接影響給銀行客戶資金安全造成巨大沖擊。工商銀行主動應對金融欺詐風險,依托金融科技新技術的發展,推出多種安全服務產品,構建智慧風控系統,建設智能安全防御體系,切實防范金融欺詐風險,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安全技術的融合落地,為客戶信息和資金搭建起一把把有形和隱形的安全防護傘,構筑起堅固的金融安全堡壘,助力構建社會誠信體系,履行良好商業環境的社會責任擔當。
一、未雨早綢繆,多措并舉為客戶撐起安全傘
“打開工行手機銀行APP,發現我的網銀賬戶有六把安全鎖,這樣我的網上交易更加安全放心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形形色色的線上金融產品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易鏈條長、參與方多、線上線下融合等已經成為銀行業務新特點,也因此帶來了更多安全隱患。為保護客戶交易安全,工商銀行積極創新變革,加速提升安全防護級別,全新推出智能化、場景化、可視化的“安全中心”,通過“賬戶安全鎖”功能真正實現了讓客戶隨心設置交易區域、交易時間、交易限額,場景化“應急處理”可讓客戶從容應對突然狀況,賬戶“安全檢測”全面檢查并引導客戶修復賬戶安全隱患,“交易權限管理”為客戶賬戶支付設置防盜開關,“安全日志”讓客戶第一時間發現非本人操作風險,“安全課堂”向客戶介紹防騙秘訣。
多年來,工商銀行一直努力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產品,提供了適合多種場景的安全服務:具有行業最高安全級別的智能USBkey由工行首創,并命名為“U盾”,如今這個名字已經成為銀行安全的代名詞被全國網銀用戶所接受;電子銀行密碼器使用OTP安全技術,可以方便的為客戶在移動終端辦理大額支付業務提供保障;預留信息驗證可幫助客戶有效識別仿冒網站;手機短信驗證可為小額支付交易提供安全保障;小e安全檢測可為客戶進行電腦漏洞檢測...多樣化的安全服務產品即方便了用戶使用金融服務,又切實有效的預防了各種終端威脅,撐起了保護客戶資金交易的安全防護傘。
二、慧眼識詐騙,智慧風控讓交易更放心
近年來,因為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頻繁,導致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層出不窮,跨銀行、跨平臺流竄作案現象明顯。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東風,工商銀行構建了“風險+智能”的智慧風控體系,建設企業級反欺詐平臺,建設大數據服務云三大平臺“魔方平臺”“天梭平臺”“圖靈平臺”,部署超過200個實時計算和準實時計算模型,通過每秒可達10萬筆數據的實時處理能力,累計預警和阻斷兩千多萬筆信用卡、借記卡和電子銀行欺詐交易,偵測并攔截萬余起團伙欺詐,避免客戶損失60多億元,有效保護客戶交易安全。
——“工銀融安e信”打擊電信詐騙顯威力
“在轉賬匯款前,先打開工行融e聯APP,進入‘融安e信’菜單,免費查詢對方賬號是否在電信詐騙黑名單中,讓騙子無處藏身。”“融安e信”是工商銀行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大數據風險信息智能服務平臺,覆蓋近200種風險類別,集風險目標識別、風險交易預警、風險管控方案、風險分析評估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具備風險、情報、輿情、關聯、評估、報告、國際七大服務功能。系統自2015年投產以來,累計為150余家境內外金融同業客戶、16000余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初步搭建了風險防控共享云平臺。依托高性能智能風險引擎,融安e信可對欺詐行為進行風險預警,實時攔截可疑交易,大大降低客戶資金被竊取的風險,系統投產以來累計為1.1億個人用戶提供了權威智能的風險防控查詢服務,查詢量1837.56萬筆,為人民群眾避免欺詐損失56.92億元。
——智能風控讓交易更安心
“我在外地用別人的電腦網上購物,竟然收到工商銀行客服電話,跟我核實是否我本人的支付操作,工行的交易監控真厲害,這樣我網上交易更放心了”,為保護客戶交易安全,工商銀行建立多渠道智能風險監控系統,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多維、立體、動態的人工智能欺詐交易識別模型,可對工商銀行信用卡和借記卡線上支付、ATM取現、POS消費等異常交易進行實時監測,并通過人臉識別、掃碼核實、圖片驗證碼核實、電話核實等事中干預措施,實現“一點出險,快速洞察,全面防控”。截至2018年末,累計攔截欺詐交易近16萬余筆,挽回客戶損失近6億元,工商銀行也因此榮獲中國互聯網金融聯盟2017年度“最佳消費金融風控獎”。
三、專業鑄堅盾,智能防御體系鑄就銅墻鐵壁
工商銀行多年來始終堅持在技術領域務實創新、在安全風險防控方面保持重視并持續努力,在管理、運營、技術等多個層面,構建了較為健全的安全管理與防護體系,信息安全工作多次獲得人民銀行、公安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認可,風險防范和安全工作效果在商業銀行中保持優勢地位。目前工商銀行已經初步構建形成了面向未來的智能化安全防御體系,部署多項安全防御措施,實現從前端到后臺應用、從邊界到內部核心、從境內到境外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的客戶信息保護,切實保護客戶信息安全。
——智能安全防御構筑堅固堡壘
“聽說了嗎?又發生了一個購物網站泄露客戶的事情,趕緊為網銀賬戶設置跟其他網站不一樣的、不容易被猜測的密碼,這樣才能保護自己賬戶安全。”利用客戶在不同網站設置的同樣賬戶和密碼來嘗試登陸銀行賬戶,安全術語稱為“撞庫”,是近年來常見的不法分子竊取信息和資金的方式之一,也是考驗商業銀行安全防護能力的一道難題。但這并不是工行安全人員第一次需要攻克業界難題,多年來工行科技人以開拓創新和求真務實的專業精神一次次解決了多個安全難題。早在十幾年前,針對猖狂的網絡攻擊,工行就率先在國內銀行業構建起層次化網絡防護技術體系,首家實現了外部黑客入侵的實時阻斷,經過多年來不斷完善提升,僅2018年就有效阻斷和封禁黑客攻擊源近25000個;2009年,面對打擊釣魚網站的行業痛點,工行通過發明專利提出了全新的釣魚網站防治技術,歷年來處置針對工行的釣魚網站幾萬例,多次榮獲國家“反釣魚聯盟優秀協作單位”稱號;2015年以來,針對包括“撞庫”在內的黑客新攻擊手段,工商銀行自主研發了全面、智能、可視化的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基于大數據技術每日深挖600億條數據信息,研發設計了百余個安全模型,實時感知各類網絡攻擊行為,監測和阻斷網絡安全攻擊,對攻擊源進行溯源追蹤。
——專業安全團隊默默守護安全防線
萬事人為本。注重人的作用也是工商銀行為客戶提供安全保障的底氣和信心所在。多年來工商銀行自主培養了一批既熟悉商業銀行業務及信息系統又精通攻防技術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并建設了覆蓋全集團四十多家分支機構的攻防隊伍。這支隊伍,既有承擔防守重任的“紅軍”,也有模擬實際黑客的“藍軍”。通過內部攻防紅藍對抗演練,工商銀行形成了綿綿不絕的能力提升內生動力,建立了螺旋式提升信息安全防護水平的內在機制。在近幾年國家組織的安全技術比賽中,工行依靠這支隊伍屢獲佳績,在有7000余支隊伍參賽的網鼎杯比賽中獲得銀行業第一名的成績,在央企安全攻防競賽中獲得最佳藍軍和最佳紅軍稱號。依托成熟的安全防護體系和專業安全團隊,工商銀行為客戶的資金安全提供了一道值得信賴的安全防線。
安全防護任重道遠,保障客戶資金和信息安全是銀行的天然使命,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工商銀行將持續踐行大行責任、繼續積極努力探索,繼續秉承嚴謹求實的安全管理風格,為公眾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產品,不斷提升金融欺詐風險防護能力,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資金安全。(張宇)
以上就是關于工商銀行辦理pos機流程,工商銀行踐行技術創新 有效保障客戶資金安全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工商銀行辦理pos機流程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