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三多鄉商戶申請刷卡掃碼pos機,大寧縣三多鄉發展鄉村旅游調研報告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三多鄉商戶申請刷卡掃碼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三多鄉商戶申請刷卡掃碼pos機
大寧縣三多鄉發展鄉村旅游調研報告 李曉豫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消費,在精神層面產生了迫切的需求。大家開始追求返樸歸真的生活,回歸自然的意識愈來愈濃,鄉村旅游也是遍地開花,應接不暇,這也就給我們發展鄉村旅游帶來了機遇和希望。
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傳統旅游業態的投資依然占據主要地位,但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集中流向文化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以及溫泉滑雪、低空飛行、工業旅游等新型業態。從數據來看,生態旅游產品投資5717億元,占23.3%,鄉村旅游投資3856億元,占15.7%,同比增長47.6%。
國家旅游局投資項目庫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鄉村旅游類產品實際完成投資3856億元,同比增長47.6%,主要集中在民宿、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綜合體等領域。而全國休閑農業會議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大約21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5700億元。2016年,鄉村旅游從業人員845萬,帶動672萬戶農民受益。截至目前,全國共創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328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70個。鄉村旅游正以高于國內旅游的發展速度高速增長,且占國內旅游市場份額中占比不斷提升。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電信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的大數據測算結果:2016年國慶長假全國出游超過10公里且時間超6小時的游客總計約1.86億人次,其中鄉村旅游人次約為1.29億人次,占國慶出游總人次的68.98%。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和中國電信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測算數據顯示:約有65.4%的居民最近一次鄉村旅行是在周末,鄉村出游已經成為居民周末休閑的主要選擇。相比2017年春節期間調研結果,一個月以內進行一次鄉村旅游的比重由77.2%增至83.0%,鄉村旅游頻率穩步增加。相較于國慶節和中秋節。調查顯示:2017年游客選擇鄉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親近自然,占比30.77%。其次是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想通過鄉村旅游放松身心,占比23.16%。
三多鄉綠水青山、溝深林密,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具有很好的鄉村旅游開發價值。隨著以農業休閑為核心的旅游產業的起步運作,在發展原有農業的基礎上,實施“旅游興鄉”戰略,以旅帶農、以農促旅互補模式將形成良性循環壯大的格局。旅游業是投入少、產出高的行業,包括了住、吃、行、游、娛、購六個要素,涉及飲食、娛樂、商業、交通、工業等高度勞動密集的許多行業。為了了解三多鄉旅游的概況,理清鄉村旅游思路和確定制定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和大寧縣三晉文化研究會的學者同仁特做了此次調研。
一、三多鄉旅游資源概述
三多鄉位于山西省呂梁山南端,大寧縣城南14公里,地處東經111°30′15″~111°0′40″,北緯36°16′20″~36°27′05″之間,平均海拔1200m。東與蒲縣為鄰,南同吉縣接壤,西鄰曲峨鎮,北接昕水鎮,209國道和義亭河從境內穿過,交通比較便捷,素有“南大門”之稱。國土面積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33公頃。境內地勢大致呈“三垣一川”地貌特征。共轄19個行政村,70個自然村,總人口8935人。
1、優越的地理條件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F在的無線通信已完全覆蓋全鄉,對外信息交流非常便捷。209國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是運城、鄉寧、吉縣通往呂梁、太原的晉西大通道。隨著隰吉、洪大高速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三多鄉到壺口景區將縮短到40分鐘,到臨汾市將縮短到100分鐘以內。三多鄉距人祖山景區6.5公里,且山水相連,可協同連片開發帶動。三多鄉大部分的鄉村距縣城都在一個小時以內的車程??旖莸慕煌ňW絡將逐漸形成。便捷的交通將為三多鄉旅游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良好的生態植被,宜人的環境氣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有利條件。三多鄉山高林密、溝谷縱深。最高海拔1550米的盤龍山,最低的樓底村810米,使之立體氣候明顯。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0.7℃,平均天霜期為212天,四季特征分明、光照充足、空氣清新、頤養宜居。轄區森林覆蓋率較高,是最適宜人類和動植物生長的一方凈土。盤龍山天然林保護區,主要樹種以油松、側柏、白樺、山楊,混雜低矮灌木,自然風光優美,松濤萬壑空氣清新;二郎山天然林保護區毗鄰人祖山,山脈相連,以秋季最美紅葉而盛名省內外,被譽為“山西省十大紅葉觀賞地”之一。東堡村購買式造林基地,面積寬廣、氣勢宏偉。良好的生態和宜人的氣候環境為我們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
3、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三多鄉原始的自然風貌迷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奇異誘人。境內擁有兩處晉西自然風光名山二郎山和盤龍山天然林保護區,以及阿龍廟、盤龍山玄帝廟、盤龍山木瓜王樹、嗚啼村龍王廟姊妹槐、嗚啼村祖師廟古槐、李家山將軍墓、太仙河水庫大壩、茨林村古槐、川莊村古村落(王家大院)、川莊村古槐、知青紀念碑、川莊村小壺口瀑布、西河坡小神爺(石碏)墓地、黑家山山神廟等人文自然景點遍布鄉野。三多鄉是一個農業的山區鄉鎮。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林經濟的快速發展,塬面核桃、蘋果連成片發展是全省最大集中連片矮化蘋果基地,也是大寧縣蘋果出口示范基地之一。沿川蔬菜、瓜果規模生產,形成區域特色產業。諸如東堡村購買式造林基地、南堡村核桃園、太仙村矮化蘋果基地、太仙河20WM光伏發電站、陽煤集團雙孢菇基地等,這些綠色的農業項目也成為了旅游的亮點。
阿龍廟大殿
阿龍廟壁畫
阿龍廟壁畫
阿龍廟壁畫
阿龍廟壁畫
盤龍山玄帝廟山門
盤龍山玄帝廟
李家山將軍墓
嗚啼村龍王廟,姊妹槐
與此同時,三多廣大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三大垣面:即太仙垣、南堡垣、東堡垣;一條川:義亭河川)、山清水秀的鄉野古村落(有70個自然村)、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慢節奏的農家生活方式(可居住于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體驗黃土高原特色民居)、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三多村的盤龍山山礦泉水、赤焰辣椒、大蒜;川莊村的雙孢菇;南堡村、阿龍村的老樹核桃;太仙村的矮化出口蘋果;樓底村的西紅柿、甜瓜;腰西村的土雞;嶺頭村的野木耳、山蘑菇、連翹;盤龍山的土雞蛋、野木耳、羊肚菌)、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俗話說:“早吃饃饃,午吃面,晚上回來熬米湯”,可體驗當地風味,味道可口特色農家的菜飯、油糕、手搟面等)、熱情好客的農民朋友,都是極好的鄉村旅游資源。三多鄉境內沒有工礦產業,沒有污染,境內山泉多為天然優質礦泉水。義亭河川水緩河清,宜于養殖,進行生態魚養殖,并可吸引垂釣愛好者。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將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商機。
4、深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民俗民風是打造鄉村旅游的重要載體。三多村、茨林村、川莊村、樓底村等歷史文化古村以及川莊知青紀念碑、知青姓名石刻、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學校舊址、王瓚緒故居等旅游資源都值得好好挖掘其文化內涵;獨具特色河南、山東移民文化,善良純樸、率性耿直、熱情好客的民俗民風。這些優秀的鄉土文化,是鄉村旅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二、三多鄉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建議
崇尚自然的旅游逐漸成為流行趨勢,鄉村旅游已成為居民日漸常態化的消遣方式,而三多鄉以農業休閑為核心的旅游符合消費的潮流。
(一)用“旅游興鄉”的戰略思想領跑農業經濟發展
三多鄉村旅游定位:
山水之旅、民俗之旅、知青之旅、療養之旅、休閑之旅,把發展旅游產業作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旅游產業是眾多產業的構建聚合產業,搞旅游不僅僅旅游資源優勢,發展旅游業必須培育“旅游興鄉”的戰略思維模式,要樹立抓大旅游促進大農業的思路。否則再好的旅游資源,也會蒙塵生灰。只有解放思想,拓寬思路,三多鄉的旅游業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成為帶動經濟的發展主力軍。
(二)低碳循環、綠色生態成為旅游亮點
三多鄉三大垣面以經果種植業為主,輔以畜禽養殖業,通過對雞羊牛糞便的科學處理和綜合利用,開展有機種植,推動生態循環實現綠色長遠發展,促進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旅游業和沼氣發酵綜合利用、肥料加工行業系統循環。這樣產出有機食品也必然被旅游者所追捧,成為健康生活的必需品。倡導發展農業觀光旅游、體驗采摘、果園宴會等進行發展,從而增強農業發展后勁。這樣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保護了人類生存的環境。
(三)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為推進鄉村旅游開發,由鄉政府出面組織,為旅游開發創造條件、營造積極氛圍,協調、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對旅游項目,政府可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超前規劃,突出亮點;二是爭取投資,建好基礎;三抓好宣傳,開拓市場;四是搭建平臺,引導開發。
三多鄉的旅游業尚處于初始空白階段,農業觀光與農莊休閑要整體開發,力求做到布局科學合理,更好的呈現農家特色,可以借鑒其他地方的農莊特色,可吸引返鄉青年創業經營,也可由投資商承包經營或合作經營,協會和合作社行業管理的模式。三多旅游為提高其知名度,應精心策劃,科學包裝,制作一批反映三多旅游特色的高質量的宣傳片,設立醒目廣告牌,同時可采取免費贈送旅游消費券等助推旅游消費??膳c人祖山旅游、太度后川味道、屯里老湯肉等旅游實體加強橫向聯系,與周邊景區聯手促銷,實現游客互推、互利雙贏,真正做到以旅游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1.深度挖掘文化資源,以專業精神研究每一處資源,如知青文化文化、農耕文化文化等特色和內涵,并配套引進符合本景點旅游景區內在要求的相關服務體系,以第三產業帶動就業實現農商轉化,發展鄉村經濟,促進農村和諧發展。
例如:川莊村王家大院,院內有窯洞16孔、房屋6間,可以進行恢復和修繕開發成民俗陳列館,展示大寧縣農耕文化,成為保護和記錄非物質文化的載體場所。另可在村中利用知青故居創辦知青文化博物館,收集和搶救、記錄知青文化,打造區域性文化亮點。
在大寧、吉縣交界處修建縣界門樓,結合川莊村瀑布,修建觀瀑亭臺,可供停車休息,懸掛旅游宣傳版面,打造成為了解大寧的窗口,使之成為宣傳大寧的第一張名片。
2.合理串聯景點突顯本地特色,把現有旅游資源合理規劃線路,從專業角度推出一日游、農家游、度假游、徒步野營游、自駕游等系列,開展體驗型旅游,蒸饃饃、包粽子、做豆腐、捏餃子、自主魚宴、自助燒烤等項目,讓游客參與進來,真正做到“來者暢其游,舒心滿載歸”。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旅游商品的積極引導,征集一批富有特色的高、精、特的旅游產品,鼓勵企業生產出優質的旅游商品。同時,政府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有計劃、有目標地在游客途徑的地方建立包括文化、娛樂等在內的旅游超市,拓展銷售渠道。成立鄉鎮一級的農家樂協會和農產品協會,制定公約,實行統一宣傳營銷、統一接待、統一結算,統一包裝。
例如:三多村南收費站舊址位于209國道旁,是國家連接呼和浩特和北海的晉西咽喉要道,也是北上南下游客必經之地,此地路面寬闊,易于停車休息,可將此處打造成為209國道超大型的停車服務區,辦成特色農家樂和家庭旅館服務區,讓遠方的客人留下來,吃起來,住下來,游起來。
樓底村可依托公路沿線建成標準統一的古典風格售賣小亭,形成一條亮麗馬路風景線。并逐步建成特色的農產品展銷市場,讓三多鄉特色農產品搭上公路這條便捷的快車,把產品推銷出去。
隨著三多鄉基礎設施的不斷加大和投入,三多鄉的鄉村旅游指日可興!三多鄉明天會更美好!
川莊瀑布
大寧縣三晉文化研究會張九鎖會長帶領會員深入三多村調研赤焰辣椒加工情況
以上就是關于三多鄉商戶申請刷卡掃碼pos機,大寧縣三多鄉發展鄉村旅游調研報告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三多鄉商戶申請刷卡掃碼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