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刷pos機手續費

 新聞資訊2  |   2023-07-28 11:17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q刷pos機手續費,微信為何要收提現手續費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q刷pos機手續費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q刷pos機手續費

q刷pos機手續費

微信收取提現手續費

同時,轉賬、面對面收付款、微信紅包、AA收款等其他功能免收手續費。

微信收費方案

公告一發布就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疑惑:為什么要收費?1000元的限額設立的依據是什么?為此,微信支付團隊,對外界最關注的九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Q:免費了這么多年,微信支付為何開始推行提現收費政策了?隔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好像就不收費?

A: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筆交易,只要從銀行卡扣款,事實上不論金額大小,銀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續費。這些成本一直都由微信支付承擔,隨著微信支付用戶量和交易量逐步升高,成本壓力也越來越大。此次策略調整也是希望能補貼一部分巨額成本。

這次調整后,即使提現收費,微信支付體系下的轉賬、紅包、AA收款等都全部免費。

銀行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收取手續費是行業標準,不會對任何一家支付平臺例外。不同的支付平臺在承擔成本的同時,采用了不同的平衡成本的方式。隔壁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實際上也需要為用戶使用銀行接口向銀行繳手續費,其早在2013年12月通過電腦轉賬就進入了收費時代。

Q:微信向銀行支付的手續費到底有多少?之前的手續費是微信為客戶承擔了嗎?今后為何不再承擔?

A:本次向用戶收取的提現費率為0.1%,而微信需要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是平均高于0.1%。

之前一直都是微信支付幫用戶承擔這部分費用,但是由于業務增長迅速導致成本增長也越來越迅速,成本壓力劇增,對微信而言都已經難以承受了。

Q:有人說銀行對提現并不收取手續費,為啥微信要對提現收費?

A:我們的成本產生來源于兩方面:1.銀行在第三方支付每次調用快捷支付接口時都會按金額收取手續費,2. 部分銀行在提現時會再次收取費用,在此次調整中,微信支付選擇承擔了所有轉賬的成本,而在提現時收取手續費成本。

Q: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如何理解?

A:從2016年3月1日起計算,從零錢提現到銀行卡,每位用戶(身份證維度)有累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1000元的部分按0.1%的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

Q:為何免費金額是1000元?收費后微信是否會賺到差額?

A:目前,絕大多數用戶零錢包里的金額其實都遠少于1000元,這是我們定這個標準的主要原因。

目前提現收取的費率為0.1%,但銀行的費率收取標準是高于0.1%的,其實微信支付還需要承擔一部分的成本。

Q:超出1000元額度后,0.1%的手續費具體怎么收取?超額后單筆提現最低收取門檻是多少錢?這個比例是怎么定的?

A:從2016年3月1日起計算,超出1000元額度后,超出部分金額乘以0.1%即是需要收取的手續費,每筆最少收取0.1元。這個比例主要是從平衡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用的角度制定的。

如果A用戶,2016年3月1日起計算,累計從微信零錢提現到銀行卡1500元。則A用戶需要支付的手續費用為:(1500-1000)×0.1%=0.5元。共從微信零錢扣除1500+0.5=1500.5元。

Q:這個政策對個人用戶有什么影響?對商業支付有什么影響?

A:個人用戶在提現時超過1000元,超額部分會按比例收取手續費用。其他個人用戶功能不會受到影響。商戶的企業帳戶不受此次調整影響。

微信支付應用場景目前已經十分豐富,其實大部分用戶已經在廣泛使用零錢功能直接進行消費,因此對于個人直接消費和商業支付都不會有太大影響。

Q:除了提現,零錢包中的零錢可以用于哪些支付場景?

A:經過一年的發展,微信支付在線下的使用場景已經非常豐富。線下的30多個行業,30萬家門店現已支持無現金的智慧生活。包括超10萬家零售門店,超8萬家餐廳,超600家停車場,3000家以上加油站等。此外,全國44000家自動售賣機,1100家客運站買票,數十家機場消費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

而在線上方面,微信支付還是眾多線上消費平臺的首選支付方式,包括京東、滴滴出行、大眾點評、美團、餓了么、攜程等。看電影、買禮物、購票、充話費……都可以足不出戶完成。

Q:理財通是否受此次收費調整影響?

A:用儲蓄卡購買理財通產品,提現免費。

微信支付提現收費:看上去是冒險,其實很穩妥

微信之所以會在公告里強調,提現不是追求營收之舉,核心原因還是在于,微信支付想要保持免費,但卻不得不收費。從公告已經能夠看出微信支付對于收費行為有所擔憂。

憑借紅包占據春節輿論主場的微信又有大消息宣布:微信支付開始對用戶的提現收取手續費了,只要是零錢提現均收取0.1%的手續費,每個用戶(身份證維度)享有1000元的終身免費額度。在此之前,微信僅對單筆金額超過2萬的轉賬行為收取0.1%的手續費,將手續費移到『提現』環節,并下調收費門檻,微信究竟打的什么算盤?

為了交手續費才收費,微信撒謊了嗎?

先來看看官方解釋,從這一公告中可知,微信支付對提現收費的理由是為了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并刻意強調這不是『追求營收之舉』。眾所周知,微信并不是銀行,只是介于銀行與用戶之間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因此在用戶通過微信支付發生諸多行為,例如轉賬、支付時,騰訊都向銀行支付了手續費。

不過,這一看上去很有誠意的公告卻迎來許多人尤其是銀行業人士的質疑。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就在微博質疑:『提現是向銀行帳戶存款,銀行會收手續費嗎?』,事實上有多名銀行業人士表示,提現有助于銀行資金回流,銀行大都不會對提現行為收取手續費。更有觀點質疑微信是在『撒謊』。

騰訊公關部發言人新聞發言人張軍亦在騰訊媒體微信群透露,騰訊公告中『支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并不針對提現環節,而是指微信支付在轉賬等環節所產生的手續費,采取統一在提現環節收取的方式。所以微信并沒有撒謊,但公告確實容易讓人誤解。

這一公告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去向用戶解釋一個收費行為的動機,并無必要,也說不清楚。『追求營收之舉』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分內之事,微信有責任去賺錢、去商業化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但一個業務舉動不論是否是為了追求營收,都沒有必要向用戶去解釋。因為普通用戶并不關心這些,對于一款支付工具,普通用戶關心的是是否方便、是否劃算、是否安全。

事實上,企業很難也沒有必要去給用戶算一筆賬,我為什么要在某個環節收錢。就好像電影院非得去跟用戶說,我爆米花之所以賣得比外面貴,是因為我電影票便宜、運營成本很高,用戶其實根本不關系你的商業模式和業務邏輯,不會因為明白了這個道理就選擇買或者不買你的爆米花。微信將A\\B\\C環節產生的費用在D環節向用戶收取,微信明白就好,用戶很難理解,很簡單:你的理財通業務難道不賺錢,為什么一定要對提現收費?

微信的難言之隱:想要免費卻不能免費

微信之所以會在公告里強調,提現不是追求營收之舉,核心原因還是在于,微信支付想要保持免費,但卻不得不收費。從公告已經能夠看出微信支付對于收費行為有所擔憂。

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是先行者,并且還是領先者,盡管借助于紅包微信實現了綁卡用戶的高歌猛進,但在交易層面,尤其是線上支付交易上,背靠淘寶的支付寶依然是大頭,微信支付頂多算是最有力的挑戰者。有許多聲音說微信支付憑借著紅包一夜之間干掉了馬云花10多年構建的城池,有些夸張了。

作為領先者的支付寶對于用戶依然采取基本免費的策略,盡管有收費行為,但大部分用戶是感知不到的。互聯網行業向來只有后來者通過免費顛覆先行者的,現在微信支付在與支付寶PK中還沒有絕對領先時就率先收費,無疑等于讓了支付寶一步。要知道百度錢包不只是免各種手續費,對于用戶現在還是常年1%返現政策,都到了恨不得送錢去獲取用戶的程度了。

所以現在收費對微信來說是一個冒險。微信為什么又要冒險呢?肯定不是微信團隊拍腦袋決定的,微信支付不是微信的事情,是騰訊公司層面的事情。移動支付已經是AT大戰(阿里騰訊兩馬戰)的核心戰場,每一著棋自然都是經過反復考量、充分決策的。現在看來微信支付在這一關鍵點對提現行為收費有以下考量:

挽留資金的考慮。

這是銀行派的主要聲音,通過在提現環節收取手續費,對于想要提現的用戶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說白了,就是設置了提現門檻。這讓更多用戶將錢留在微信支付里面理財、消費等等。當然,大額轉賬等行為,該提現的還是會提現的,但微信支付最強大的地方在于小額交易,大部分用戶零錢金額都不算太多,提現動機并不強烈,有了門檻,可能真的不會提現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微信希望看到的。

手續費的壓力太大。

微信之前就已經對大額轉賬收取手續費,這說明其收費并不只是為了挽留自己,而是有一定的手續費壓力。為什么現在壓力這么大?很簡單,這變相說明微信支付做起來了。綁卡用戶、交易行為、轉賬行為,尤其是小額轉賬等行為,井噴式增長,春節期間紅包發了300多億次,如果用到快捷支付,微信都是要給手續費的,規模非常可觀。

微信支付盡管已經有財付通等商業化業務,但應該是杯水車薪,入不敷出。為什么支付寶這么多年可以免費呢?因為商家幫用戶給了錢,微信支付大量的『支付』行為是C2C,而不是B2C,只能微信買單,現在不得不像『C』即用戶收費了。

用戶流失壓力很小。

有人會因為提現收費了,不用微信嗎?答案是沒有;有人會因為提現收費了,不用微信支付嗎?答案依然是沒有。有人會因為提現收費了,不搶微信紅包嗎?答案還是沒有。

事實上,微信支付已經統計過,大部分現在零錢金額都小于1000,短時間內這些人提現都還可享受免費額度,未來這些人零錢里的錢自然會超過1000的,到時候可能就會留下來花了。

會有人轉投免費的支付寶進行大額轉賬嗎?會有,在微信支付超過2萬元轉賬之后就已經轉投支付寶了。不過,轉賬類行為只是微信支付的一部分場景,并且不算是核心場景,微信支付根本不用擔心這類行為的流失,用戶還在,就有大量場景等著用戶。

微信支付此舉,看上去有些冒險,但風險并不算大。

真正受影響的是誰呢?

實際上只有一類人,基于朋友圈的微商團隊。

基于有贊等微商城,或者微信公眾賬號的商家,并不會受影響,因為他們收到的錢并沒有到微信錢包里面,而是直接到了銀行卡,過去該交多少手續費給微信,現在還是交多少。

基于朋友圈的微商,比如在朋友圈賣面膜首飾的,他們基于微信支付C2C交易,這些人提現是會受到較大影響的,千分之一的手續費,還是蠻貴的。不過這部分人,一直不大受微信官方支持,一是很難管理,二是沒有給微信帶來什么好處,三是搞壞了朋友圈的風氣。所以微信是不會考慮這部分人的感受的,再說了,別的商家一直都在給銀聯或者支付平臺繳手續費,朋友圈微商們應該還是會適應的。

從轉賬收費到提現收費 微信支付經歷了什么?

2月15日消息,微信團隊通過騰訊客服官號發布了一個公告:微信支付對轉賬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同日起,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

具體收費方案為,每位用戶(以身份證維度)終身享受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部分按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目前費率均為0.1%,每筆最少收0.1元。微信紅包、面對面收付款、AA收款等功能不受影響,免收手續費。

取消轉賬收費是無奈之舉

這次的調整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微信停止了對轉賬功能收取手續費。早前微信團隊針對用戶的收費環節主要是「轉賬」,即每人每月轉賬加面對面收款可享受2萬元免手續費額度,超出部分則按照0.1%的標準收取支付的銀行手續費。至于之前收費的理由其實也和這次大同小異——支付銀行手續費。

著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微博上針對微信提現收費提出了一個質疑,“提現是向銀行帳戶存款,銀行會收手續費嗎?”事實上,這也是令我困惑的地方,用戶在微信支付平臺上進行提現,其實是用戶把原本存放在微信平臺上的資金轉移到銀行賬戶上。這就相當于是向銀行賬戶存款,是銀行鼓勵的行為,存款到銀行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收取手續費的。

對于本次調整,微信方面表示,基于微信支付的每一筆轉賬和提現交易,事實上不論金額大小,銀行都要向微信支付收取交易手續費。所以對提現交易收費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營收之舉,而是用于支付銀行手續費。

從轉賬收費到提現收費,其實更多還是微信官方的無奈之舉。騰訊早前迫于成本開始轉賬收費,雖然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壓力,但這個壓力卻很大程度上被嫁接到了消費者身上。2萬元的額度其實也很容易就會用完,一旦用完,用戶就會在收取手續費的微信支付和不收取手續費的支付寶之間進行抉擇。答案自然不言而喻,這對微信支付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此外銀行的倒逼也是讓騰訊頭疼的事情。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交易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斷滲透線上、線下支付和轉賬業務,眼看著支付蛋糕被一步步蠶食,銀行迫于壓力開始減免收費項目。

去年9月招商銀行、寧波銀行相繼宣布通過網銀和手機銀行轉賬,均享受0費率。而在2個月之后,浙商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等多家銀行也陸續推出“網銀轉賬免費”的新政策。有理由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銀行跟進“網銀轉賬免費”。

雖然銀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相比互聯網公司確實落后了,但他們這么年積累下來的品牌、安全、信任等優勢,仍然不容忽略。銀行很多時候仍然是用戶理財轉賬的第一選擇,更何況眼下還有數量龐大的對互聯網平臺一竅不通的用戶。微信支付轉賬繼續收費,勢必會讓其在和銀行的競爭中處于弱勢,繼續下去明顯不會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提現收費到底意欲何為?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全年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6.3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04.2%,預計至2018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52.11萬億元人民幣。移動支付發展前景不可謂不大,但眼下仍然處在市場教育階段,平臺更多還是處于賠本賺吆喝的階段。

作為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入口,移動支付背后更大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其實才是可挖掘的寶庫。微信支付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螞蟻金服背后的支付寶,兩者眼下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占據了絕對統治的地位。微信支付雖然借助紅包這個強大的武器,很短的時間積累了大量的用戶,但就目前而言,這些用戶看上去并沒有很好的轉化成為互聯網金融用戶。

根據早前騰訊科技的報道,螞蟻金服201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較2013年同比增長91.6%;調整后凈利潤為26.3億元,凈利潤率為26%。快速發展的螞蟻金服支付業務、融資業務、理財業務,將給公司2015年到2017年營業收入帶來49.6%的復合增長,預計2015年到2017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63.5%。

對比微信支付,雖然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但相比支付寶來說,整體仍然差距巨大。騰訊方面也沒有公布出微信支付眼下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但從騰訊不斷想要覆蓋銀行帶來的成本看,微信支付的日子并不好過,積累下來的大量用戶并沒有給騰訊利潤更高的理財業務帶來太大幫助。

不過微信官方很巧妙的掩蓋了這樣的尷尬,并給出“此次調整是為進一步優化服務資源配置,更專注地服務好小額高頻的社交轉賬,以及更廣泛線上線下消費”這樣的理由。對微信支付來說,其所依賴的或者說在如此短時間積累下海量用戶更多的是依靠“高頻社交轉賬”和“線下場景消費”(PS:紅包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高頻社交轉賬),兩者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小額。所以即使提現收費對用戶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騰訊很顯然是希望通過提現收費,讓用戶更多的將資金留存在微信支付的理財平臺上。而當用戶將更多資金留存在微信支付平臺上,微信支付才能和支付寶之間縮小差距。至于此舉對支付寶來說是個利好,則已經不是微信首先考慮的事情了。

向用戶收費終歸是倒退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行業是破壞性的,這種破壞性背后不僅是技術革新帶來的便利,其實成本的縮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以前我們轉賬匯款,需要繳納大量的手續費,但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很多時候這些成本消失了。微信支付的提現收費,無疑是把早前銀行給我們帶來的成本,又重新嫁接給了我們。

商業規則下,利益至上,我的平臺我做主。微信支付提現收費的行為可以理解,微信確實也有這樣的資本,提現收取手續費傷害用戶體驗的背后,有平臺積累下的數億用戶在支撐。但我們說句不好聽的,這其實就是微信體量大了,用戶都進來了,然后就開始收費了,本質上是對用戶的倒逼。

不知道大家熟悉不熟悉現這樣的一個場景。這幾天我在外地旅游,由于現金帶的不夠,在支付費用時,看到柜臺上的POS機時,原本是準備刷卡支付的,但老板卻強烈推薦我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問其原因,“我們這小本生意賺錢不容易,刷卡還得交一筆手續費”。

事實上,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都會向商家收取手續費,根據早前《證券日報》記者調查到的數據,目前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手續費為0.4%-0.6%不等,如果我們再考慮到,眼下這些平臺正積極搶占線下消費場景對商家進行的補貼,商家的手續費費率可能還要更低甚至完全沒有。相比目前傳統POS機收取的0.38%-1.25%的手續費費率來說,自然第三方支付對商家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所以,微信支付不妨想想如何從商家身上獲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想著從用戶身上獲取。隨著第三方支付向線下的滲透,即使未來第三方支付的手續費和銀行一樣。商家為了便利性,我想恐怕更多還是會愿意嘗試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微信支付來說,如何將海量的第三方支付用戶轉變成利潤更豐富的業務用戶,這可能才是關鍵。對用戶收費,很明顯對微信支付來說并不是一個最優選擇。(綜合鳳凰科技、鈦媒體、虎嗅網報道)

以上就是關于q刷pos機手續費,微信為何要收提現手續費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q刷pos機手續費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one/9130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