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匯付天下pos機能注銷嗎,今起備付金賬戶全部注銷 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100%繳存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匯付天下pos機能注銷嗎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匯付天下pos機能注銷嗎
拖了一年之久的備付金繳存,終于迎來大限之日!
按照央行此前要求,今日起,支付機構應注銷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備付金賬戶;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也要實現100%比例的繳存。
各家支付機構準備情況如何?是否真的發生讓公司盈虧逆轉情況?券商中國記者通過采訪多家支付企業發現,備付金的全額繳存對各家支付機構影響并不大。
央行金融統計數據披露,已經上繳至央行手里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在11月末達到了1.24萬億。也就是說,截至上繳備付金的最后一個月末(即2018年末),這一數據還將繼續擴容。
大部分支付機構已實現全額交付
根據央行發布的《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繳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1月14日起支付機構應注銷在商業銀行的所有備付金賬戶,另外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將實現100%比例的繳存。這對于支付機構而言,打擊頗大。
支付圈里一直流傳著,對許多支付機構來說,備付金利息收入相當于當年稅后凈利潤,一旦備付金利息沒了,公司盈虧很有可能發生逆轉的消息。
券商中國記者通過采訪多家支付企業發現,備付金的全額繳存對各家支付機構影響并不大。一家位于華東地區的支付機構業務經理表示,“我們2017年開始就不再把備付金利息收入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現在還會因為備付金繳存而受到較大影響的公司,是因為沒有太多用戶群,因此利用商戶沉淀資金做為利息收入。”
支付寶相關負責人此前稱,從成立之初開始,支付寶一直主動對備付金進行嚴格存管。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支付寶從來沒有考慮過將備付金作為自身的主要收益來源; 富友支付相關人士也曾表示,富友支付按照央行規定的時間進度,已如期完成備付金集中繳存的相關工作。
“對于進行了備付金繳存的支付機構來說,不可能說直至大限日才完成100%繳存,實際上匯付天下已經做到(100%)集中繳存了。”匯付天下助理總裁鐘紅波此前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
此外,壹錢包已于1月3日完成了備付金100%集中上繳。平安壹錢包CEO諸寅嘉表示,隨著備付金集中存管、斷直連等監管政策的持續推進,支付行業必然會有一段行業陣痛期,但這也推動行業向更為縱深的科技服務方向的轉變。諸寅嘉強調,支付機構天生是要為行業企業提供服務的,當支付機構科技實力足夠強,觸達的行業領域和場景足夠多,就能獲得更多服務性收入,更容易脫離備付金模式。
截至2018年末,壹錢包交易規模近6萬億,其中逾80%的收入來自服務費。在場景構筑方面,壹錢包已向金融、電商、商旅、航旅等眾多B端行業滲透,輸出綜合金融支付賬戶解決方案。
息差不是關鍵,通道費議價權是關鍵
備付金上繳后產生的息差損失,已經是諸多媒體報道的焦點。但事實上,這點對支付機構影響有限——只是讓支付機構失去了“薅羊毛”的空間。
“最主要的影響,不是我們看到的幾個數字。而是我們不能再利用沉淀結算存款,去壓降調用銀行支付接口產生的通道費用。”某支付機構高管告訴記者。
事實上,在不少支付業和銀行業人士看來,上個月某第三方支付巨頭和某股份行的“提費甩鍋羅生門”之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暴露了很多業界長期存在的收費節點和成本轉嫁潛規則。
“只是一種猜測:以前銀行給支付機構的快捷支付通道費率應該是跟協議存款掛鉤的。但最近備付金都被上收了后,存款沒了。按照原來的協議,存款少了,費率就上浮了。”彼時一位上市銀行網金人士如此分析。
無獨有偶,另外一家上海大型支付機構的高管也向記者闡述了同樣邏輯。這位高管表示,“我們支付機構一般都用結算存款來壓降銀行的通道費率,這個情況并不難理解。現在都交給央行,議價空間不大,所以我認為這種情況還會陸陸續續上演。只是頭部機構有這個權利,我們小的支付公司根本不敢”。
“ 這個實際上對支付行業,它的毛利的空間會被進一步的壓縮。也就是說整個支付行業,接下來面臨支付的通道費率會上升,一定會上升,所以它的支付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一位大型支付機構的總裁表示。
11月單月就上繳了2490億元備付金
數據顯示,去年10月末,支付機構繳存到央行統一監管賬戶的客戶備付金存款,自該數據披露以來第一次達到了接近萬億的程度:9956.91億元。隨后市場據此分析稱,近日這一數據應該已經達到了萬億。
事實上,備付金上繳的增幅比市場預想得還要更猛一點。最新的數據顯示,11月末央行手上的備付金就已經達到了12446.46億元。
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說僅11月份當月,支付機構就上繳了約2490億元;比此前幾個上繳金額較少的月份,加起來還多。
2017年1月,央行宣布將直接收攏備付金統一管理權限,要求支付機構將一定比例的客戶備付金繳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但當時,央行并未明確“一定比例”究竟多少,多數互聯網支付和預付卡支付公司,沒有立刻執行。“去年上半年其實根本沒有強制執行,我們又不是監管和市場緊盯著的那幾家巨頭,所以當時繳存動力沒有這么大。我們上繳嚴格來說是從下半年,大概7月開始的,然后逐月提升。”一名市場排名10名左右的中型支付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直到去年6月,央行再度發布了《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繳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從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繳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繳存。
于是才有了“1月14日”繳存大限的說法。央行支付結算司的特急文件,其實也是對這一時點的再強調。也就是因為監管層的三令五申,才真正迫使中小機構全面上繳。
支付機構謀求toB端新業務
隨著日漸白熱化的行業競爭和不斷強化的監管要求,不少支付機構確實在考慮新的商業模式。
以匯付天下為例,其推出的企賬通就致力于為合作伙伴“量身定制”一整套解決方案,除傳統的支付基本功能之外,在為企業打造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中,企賬通還疊加了資金監管、供應鏈金融等服務。
“我們以支付為入口,通過場景滲透、數據沉淀、流量變現,為廣大商戶提供一站式的支付、金融、營銷、管理等解決方案。而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的盈利模式就不在于支付,而在于提供整個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其它增值服務。”鐘紅波表示。
對此,鐘紅波認為,供應鏈業務未來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因為供應鏈金融領域足夠大。具體來說,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具有資金等優勢,而支付行業則能夠貼近這個行業,根據行業的需求不斷地去做出一些調整,可以和銀行結合起來用自身的科技力量更好地服務B端。
中金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相繼布局智能收付款、跨境業務、智能賬戶(現金管理)、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業務。未來會從傳統支付業務轉型、推廣供應鏈金融業務、完善跨境支付產品,尤其是跨境支付B2B(商家對商家)進口業務等方面進行突破。
有業內人士認為,支付行業發展至今,面臨考驗的是支付機構的科技應用、資本助力和資源整合的能力,支付下半場的競爭也將從“廣度”走向“深度”。這樣的“深度”,單靠產業鏈任何一環都無法觸達,只有當發卡行、清算組織、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服務商分工有序、才能促進產業發展。
以上就是關于匯付天下pos機能注銷嗎,今起備付金賬戶全部注銷 第三方支付機構備付金100%繳存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匯付天下pos機能注銷嗎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