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六安喔刷pos機,花園人在六安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六安喔刷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六安喔刷pos機
六安喔刷pos機
一、詩意流年
1.故園春雪(2022.2.19)
小序:幾年未見下大雪了,冬天亦難拍到雪景。年前幾次預報有雪,沒下成;春風已至,楊柳吐芽,故鄉卻喜迎兩場春雪。
年前未見霜雪凝
數報寒酥忽卻晴
春訊已傳汲水岸
瓊妃兩度故園行
2.端午的記憶(寫于壬寅虎年端午)
小序:在花園過端午,有比六安更濃的情愫。因為除了糯米和竹葉之外,還有小院,有爆竹,有彌漫在空氣里故鄉的味道……
我看見碧綠的竹葉
乳白的米
在清水里浸潤
柔軟的光澤
輝映馥郁的情愫
蓄滿五月
故鄉的小院
是否依然澎湃的心潮
才賦予了
生活如此崇高的儀式
等四溢的粽香
開啟了這個清晨
我仿佛也融入
那氤氳而神秘的鄉愁
兒時的記憶
苦澀而溫存
一枚雞蛋的余熱
至今還
擱在眼窩
暖在心窩
3.夏日印象(三首)
其一
熱風吹拂落葉舞
久渴田畔小草枯
忽報云聚大雨至
俄而天明太陽出
其二
夏雨飄飛滋萬物
禾苗吐翠瓜秧蘇
晚來曠野添新色
隔岸笛聲繞玉竹
其三
故園稻禾八月香
蒲葉青蓼滿河床
舉目曠野云低處
淺河清波一鑒光
4.月亮島晚景(兩首)
其一
淠河濕地雨后濕
和風細浪柳飄絲
寒林深處聞鳥語
坡草如氈人如織
其二
日落黃昏淠水邊
風吹草動老河灘
夜來兩岸燈光秀
歌舞升平人盡歡
5.詩意校園(三首)
◆閱覽室西望
秋風幾度落葉黃
稻穗流金映斜陽
窗剪西空千般景
桂飄東院萬縷香
◆十六夜望月
十五明月十六圓
深空一碧轉銀盤
人間此夜長靜好
隨處相約共嬋娟
◆寧靜的校園
烏桕葉落
帶走最后一抹秋黃
光樹枝
搖落斜陽
沉醉西空萬道霞光
鈴聲響
操場空蕩
香樟樹揉碎月光
人影幾粒
裝飾遠光中
明亮的窗
路燈守望
校園寧靜安詳
……
6.我多想過得優雅一點
小序:今日回鄉探母,在兒時走過的小路上徜徉,一時感慨萬千,遂成小詩一首。
我多想過得優雅一點
每一個清晨
擁抱一輪初升的太陽
向公園的花兒問聲好
每一個午后
與家人共享
陽光灑滿小院的溫馨
品一口蓋碗茶
苦澀而有淡淡的清香
我多想過得優雅一點
每一個黃昏
邀三五好友散步
從田壟走過
晚風輕拂
稻花香沁人心脾
舉目遠眺
小河溝岸柳成行
聽流水潺潺
夏蟲清唱
踏一片如潮蛙聲歸
歸來時
殘陽如血
暮色蒼茫
我多想過得優雅一點
結束一周的工作
回故鄉
看白發親娘
在兒時走過的僻靜小路上
自由徜徉
可以駐足
可以沉吟
也可以
追思逝去的時光
二、語文天地
◇“學而優則仕”,可理解為“學習優秀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嗎?
“優”是“悠閑”的意思。原句意識是:你學得好,且學有余力,又沒事可做,就可以去做官了。
◇“兒童是成人之父”,這句話有問題嗎?
“父”并非都指父親,有時也是對某一大事業的創始者或奠基人的尊稱。如:“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兒童應是成人的奠基者,所以“兒童是成人之父”,這句話也是很有道理的。
◇“水性楊花”何以成了貶義詞?
“水性楊花”這個成語單從字面上理解,其描寫的意象是美好的:春水渙渙,楊柳依依,飛花似夢,情絲悠長……
然而,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這個成語是有來歷的。清代高鶚、程偉元續寫的《紅樓夢》第九十二回有這樣一句話:“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楊花。”很顯然,這里的“水性楊花”是貶義詞,意思是像流水那樣易變,像楊花那樣輕飄,比喻婦女在感情上不專一。
◇“長歌行”“短歌行”,這里的“長歌”“短歌”是指詩的篇幅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比較一下,用事實說話吧。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很顯然,曹操“短歌行”的篇幅比漢樂府“長歌行”的篇幅還要長。那么,“長歌”“短歌”的區別究竟在哪里呢?
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看來,這里的“長”“短”之分,絕不是按篇幅,而是根據吟唱時間的長短。換句話說:音節長,唱的時間就長,即“長歌”;音節短,唱的時間就短,即“短歌”。
◇岳飛的《滿江紅》是家喻戶曉的名篇,然初中語文課本卻選了是秋瑾的《滿江紅》,這是為什么呢?
岳飛的《滿江紅》,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其中很多名句至今廣為傳頌,成為激勵人們奮發有為的座右銘。例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等。
但“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兩句,令人不寒而栗,足見當時民族矛盾的嚴重激化和民族關系的尖銳對立。我有時想,假如匈奴未滅(其實,這里的“胡虜”“匈奴”均指金入侵者),仍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其后人讀此兩句,會作何感想?這也許是中學語文統編教材未選用該詞,而選用秋瑾的《滿江紅》的原因吧。
◇如何把握文史作品中的“閑筆”?
某些看似與正題無關話,可細細品味,則獨具匠心,不可或缺。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么幾句:
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
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點評:這幾句,看似司馬遷的“閑筆”,其實是交代了項羽有勇無謀,分不清敵友。如此重要的軍事情報,他竟隨口而出,招致內線被殺。
如此看來,項羽最終敗給劉邦,亦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朦朧詩”該怎么寫?
“朦朧詩”其實是最好寫的,主要應抓住以下兩點:
①意象疊加,給人以陌生感和跳躍感;
②寫出的東西一定不要讓人讀懂,最好是似懂非懂。
下面,我來示范一首,題目就叫《半夏》。
走過五月的微涼
攜一片夢的柔紗
恣意揮灑半夏的清揚
是否以云霞為衣
浪漫為裳
把坦誠
寫進六月的荷塘
聞說你也曾
在靈動的草尖上徜徉
一如明月裝飾的窗
剪出伊人倩影
奏一曲
風雨廊橋的憂傷 ……
三、生活日志
◆我小時候,家鄉正處于缺吃少穿的年代。下面兩種美食,不是經常能吃到,偶爾食之,不僅美味,且回味無窮!
①下(xiǎ)面疙瘩。在面粉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等鍋里的水煮沸,把攪拌好的面疙瘩緩緩放入其中,煮開后即可食用。最好就腌蒜桿子吃,又香又脆,好吃得不得了。
②撥“老鴰頭”。和下(xiǎ)面疙瘩相比,制作“老鴰頭”的工序更為簡單:可在面粉中多加一些水,然后將塊狀小面團放入沸水中煮開,幾分鐘后即可食用。可同時在鍋中放入少許紅糖,口味更佳。
◆六安飯店的菜,我吃過不少家,可惜全忘記了味道,不像在花園,至少還能記得朗德鵝爪子。
在花園請客,黃鱔、老鱉可以不點,朗德鵝爪子必須得點,否則,酒席就不上檔次了。
因為食材太貴,主人往往把來客人數提前告知飯店老板,好讓他按照一人一只來燒。
燒好的朗德鵝爪子端上桌,晶瑩剔透,香氣撲鼻,客人的口水會禁不住流下來,滴在桌子上,或者褲子上……有客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狼狽,故意喝一口茶壓壓。
主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盛情,重點介紹這是花園特產,然后轉動圓盤,一人一只分下去。
開吃!有的用筷子,有的用一次性手套,有的用餐巾紙……最酣暢淋漓的是直接用手拿,吃得木頭木臉都是油……
吃完了,舔舔嘴唇,意猶未盡,可惜,盤子里僅剩下一點湯汁……
◆工作了一整天,晚自習結束后,回到自家小院,獨自一人坐在藤椅上,點一支香煙,仰面看當空一輪皓月——記憶中,好多年未見如此美麗的月色了!
于是想到那些曾經讀過的名篇佳什:邊關冷月、盧溝曉月、床前明月、柳岸殘月……悠悠千古,明月曾牽動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飛鏡重磨”“靜影沉璧”“滟滟隨波千萬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月影月華、月詩月文,匯聚成此刻良多的感慨。
時光荏苒,浮生如夢,像今晚這樣,一個人對月遐思,機會能有多少啊!
◆今晚的月色真美,面對如此皓月,我非常欽羨那些農人們。傍晚收工,門前置一方小桌,邀三五好友一起,月下小酌。
然而,這還得有情致方可。說到此,我想起陶行知筆下的“東山樵夫”。
東山的樵夫把東山的茅草割光了,于是上泰山割茅草。泰山給他的第一印象是:茅草沒有東山多,泰山上的“經石峪”“無字碑”“六賢祠”“玉皇頂”,大自然雕刻的奇峰、怪石、瀑布……于他無用,都等于沒有看見。至于那種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境界,也因急于割茅草看不出來……茅草是平凡之草,而泰山所可給他的又只有這平凡之草,而且沒有東山多,所以他斷定泰山是一座平凡之山,而且從割草的觀點看,比東山還平凡,便說了一聲:“泰山沒有東山好。”
也許有一天,我老無所依,但愿不要成為“東山樵夫”就好。
◆每天早上,我都在學校的操場上溜達幾圈,今兒個是周末,我決定到大街上去溜達溜達,順便買點水果回來。
走出校門,大街上人頭攢動,街道中間,各種車輛艱難地挪動著,有司機不耐煩,摁著喇叭不放,長長的刺耳的喇叭聲混著嘈雜的人聲以及叮叮當當的不明聲響,給秋日的早晨平添幾分煩躁。
街道兩邊,橫七豎八停滿了電動車:兩輪的,三輪的,四輪的都有。店鋪里面黑洞洞的,門口堆滿各種廉價商品:大裱紙、十斤一塑料桶的散裝白酒、五顏六色的落滿灰塵的盒裝飲料……
小吃店門口排著長隊:有等火燒饃的,有等油條的,有等火燒饃夾油條的……他們一邊吐痰,一邊大聲說笑;也有坐著吃的:吃面條,吃水餃,吃稀飯……他們一邊毫無遮攔地打著噴嚏,一邊把筷子吮得吧唧吧唧響。餐巾紙滿地是,有熟人向我打招呼:問我吃了沒有,問我退了沒有,問我還教書不……還開著并不幽默的玩笑:你們教師真快活,不要干活,工資又高,一天到晚熊事沒有……
◆今天,九(2)班還有最后一節早輔導。清早,我來到該班教室,同學們都鼓掌并讓我說兩句。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我目光深情,眼里噙滿淚水。
“不對,您教了我四年。”一女生打斷我的話。
“四年?”我有些茫然。
“對,四年。因為我小學六年級是在花園中心校念的,當時您教我們語文。”
“是的呢。”我很高興,有一種偶遇故知之感,“那你還能說出我教你們時的點滴印象嗎?”
“記得呢,您當時用我的剪刀挖過鼻屎。”
“喔,那你還是把這點滴印象抹去吧!”
四、教育隨筆
1.上好家常課,讓平淡、普通、樸素回歸課堂
我聽過不少公開課,也看過不少展示課。什么分組討論,什么現場表演,什么猜謎語、搶答……各種五花八門的活動被引入課堂,好像不整點不重樣的,就不是新理念,就是傳統落后的課堂了。教師一會兒播放音樂,一會兒播放視頻,上躥下跳,忙得不亦樂乎,好像不這樣,就不是與時俱進的好老師了。
是誰引領了如今很多公開課、觀摩課、研究課的浮華之風?是什么因素催生華而不實的表演課、作秀課?
其實,最真實、最接地氣的是常態課:在“這一間”教室里,只有老師和學生,只有他們的平等對話,只有他們的心靈交融,只有他們生命的滋滋拔節……這樣的課才最長久、最有生命力!
總之,平平淡淡才是真,普普通通方長久,樸樸素素更唯美。
2.令語文教師感到迷茫的四種情況
①專家折騰。很多專家熱衷于“造詞”,新的概念不斷涌現,顛覆大于守正,使得語文教學的“根”未能真正得到養護。
②評價多變。一會兒,“小組合作”來了,課堂上必須要有“小組合作”;一會兒,“大單元教學”來了,一節課好好教一個單篇成了罪過;一會兒,“學習任務群”來了,一下子,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要以“任務”的面目出現了…… 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是什么?弄得許多語文教師,尤其是一線教師無所適從。
③評審功利。課堂大賽的一紙證書,往往比一節課本身更被看重。而現在的很多賽課,只要有資格參加,就一定能得獎,這樣一來,“去上課”的意義就大于“上出好課”了。
④外行引領。好多評委自己不會上課,或者上不出好課,評課的“理論”卻是一套一套的。有些被多數教師吐槽的課,到他那里成了好課;反之,大家一致好評的課,則成了“問題課”。
3.令人反感的幾種課型
教師評高級職稱,需要上一節考評課。以前,參評教師是借班上課,后來發展成了上“無生課”。
因為不需要借班,省時省事,所以“無生課”被廣泛推廣。現在,各種優質課大賽、教壇新星評選等,一般都采用這種形式。
我看過不少教師上的“無生課”,由于沒有學生參與,教師唱獨角戲,使之完全成了表演課。教師對著空氣,對著桌椅板凳,自編自導自演,進行所謂上課,滑稽透頂。
對此,我很反感。除此之外,還有下面這幾種情況,我也很反感。
①上課動不動就小組合作,尤其是沒有討論空間甚至沒有討論價值的問題,都非要小組“合作”一下。
②課前發一份低劣的導學案給學生,非要把本該課堂上鮮活生成的東西,弄成一個個題目,讓學生提前“預習”,上課變成了對答案課。
③教師上躥下跳,聲光電并用,把課堂當作自己炫耀的舞臺,唯獨看不到學生智慧的靈光。
4.普通教師和優秀教師上課的區別
普通教師上課: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
優秀教師上課:下面呀,我們來討論一下好不好?
點評:優秀教師上課更有情味,體現了尊重和人文關懷。
普通教師上課:關于這個問題,同學們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想法?
優秀教師上課:關于這個問題,老師很想聽聽同學們的想法……
點評:優秀教師上課更注重引導,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他們關注結論,更關注得出結論的過程。
普通教師上《皇帝的新裝》:以“騙”為線索,引出人物活動,以此揭示中心思想。教學重點是學習童話的寫作特點。
優秀教師上《皇帝的新裝》:以“新裝”為照妖鏡,照出人性的美與丑。教學重點是語言教學。具體地說就是通過營造閱讀氛圍,讓學生靜下心來進行深閱讀,以發掘語言背后的信息,充分綻放語文教學魅力。例如抓住老大臣“把眼睛睜得特別大”“老大臣眼睛越睜越大”“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等神態細節描寫進行追問,讓學生明白,開始時老大臣極力想看見卻什么也看不見(愚蠢),后來他明知什么也看不見卻裝腔作勢證明自己能看得見(狡猾)。
點評:優秀教師上課,切入點更新,對文本挖掘也更深。
5.教育的美德是讓自己變得柔弱起來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說,人活著的時候,渾身是軟的,死了才硬邦邦;草木活著的時候,非常細膩,死了才干枯。所以說堅硬的東西往往是死了的東西,活著的,反而是柔弱的東西。孩子的心靈是柔軟的,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堅硬的物件”的撞擊和摩擦,使得心靈變得千瘡百孔,他們也許用一生的力量都不能修起來。
記得上學期發生在九(2)班的一件事。那是在期末考試之前,九(2)班語文課已進入復習階段。上課鈴響了,我信步走進教室,正準備上課,趙妍菁同學突然高聲喊到:“不要上了,讓我們自己復習吧!”
“自己復習?”我把征詢的目光投向班里其他同學。
“我們要求上課!”“我們要求停課復習!”大家七嘴八舌,爭論不休,班里一時陷入混亂之中。
“那我們就舉手表決吧。”因為我相信,大多數學生還是想繼續上課的。
表決的結果不出我所料,要求上課的學生占絕大多數。于是我決定繼續上課。
可趙妍菁還要求自己復習,我于是瞥了她一眼說:“如果你不想聽,可以出去!”說完,我就繼續上課了。
一節語文課,趙妍菁都趴在課桌上,一直沒有抬頭。下課鈴響了,我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辦公室。因為接下來九(1)班還有一節歷史課,我于是想等上完這節課以后再找趙妍菁談話。
當我再次走下樓梯時,發現趙妍菁正蹲在九(2)班教室門邊,哭著用借來的手機打電話,好像在說上節語文課上發生的事兒。
我停下腳步,來到趙妍菁身邊,此時她已是臉色蒼白,泣不成聲了……我趕忙把手伸過去,想拉她起來。
趙妍菁抓住我的手站了起來,我感到她的手是冰涼的。
我拉著她,走出教學樓的門廳,就像拉著自己不諳世事的小女兒。
我們沿著操場的環形跑道,慢慢走著。
“可能是老師的話說得太生硬,傷到你了,老師向你道歉……現在,老師想聽聽你的想法。”
“老師……”趙妍菁還在啜泣著,但情緒漸漸平定了下來,“老師,你今天批評我是對的,讓我傷心的是你說話時的眼神……”
“眼神?那你說說看,我的眼神怎么啦?”我說話的語氣是和藹的,語調是平緩的。
“你的眼神是那種……那種討厭我的眼神……我非常在意老師對我的態度……”趙妍菁斷斷續續地說了很多,我一邊傾聽,一邊安慰她。直到她完全恢復平靜,我才讓她回到教室。……
這件事過去的時間雖然不長,可帶給我的思考卻是長久的。曾幾何時,我們抱怨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可我們為什么要讓那么柔弱的心靈去承重呢?曾幾何時,我們一臉威嚴地走進教室,課堂上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可我們為什么不能把身段放柔軟一些,把目光放柔和一些,把語調放慈祥一些?為什么我們總想在涉世未深的孩子們面前示強呢?
我有時想,我究竟比孩子們強在哪里?除了年齡比他們大,還有講課的時候提前知道答案,也沒什么優勢啊?再說,年齡大算什么優勢呢?我教他們,國家給我付工資,他們并不欠我什么。假如他們都不讓我教了,我吃什么呢?
俗話說,反思的力量是強大的。想清楚了這些問題,我思想的疙瘩就解開了。我想,我今后會嘗試用“柔軟”去感受“柔軟”,用“柔軟”去呵護“柔軟”,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深度走進那一顆顆柔軟的的心靈,去傾聽“花開的聲音”。正如常生龍所說:“教育者應有一種美德——讓自己變得柔弱起來。只有自己的內心變得柔弱了,才能縮小孩子的心靈與教育者心靈之間的距離,才能把話說到孩子的心里去。”
6.教師應有怎樣的生命狀樣態?
擁抱生活、鐘情教育的教師,應有以下五種生命樣態:
①熱愛閱讀。關于教師閱讀,現在這方面的書有很多,書中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我這里只想聯系自己談一談。
平時,我拿起一本書,認真默讀幾分鐘,如果讀不進去就改為朗讀,朗讀幾分鐘還沒有感覺,我通常會認為這本書不適合我。
一旦對某本書有了感覺,我的心會頓然沉靜下來。“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我想就是這種境界。
我們與朋友見面時,噓寒問暖打招呼,經常會問:“最近去哪兒啦?”“最近忙什么呢?”如果能問:“最近在讀什么書?”進而坐在一起談書論道,我想這已是心靈的溝通,而搭建心靈橋梁的,正是書。
教師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命狀態,不僅會影響自己,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很難想象,一個從不讀書的人,常年站在講臺上,會教出一幫什么樣的孩子!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便覺得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不讀書的人,因缺少情趣而顯得“無味”,因思想膚淺而顯得“面目可憎”。書,是我們思想的活水;書,是我們進步的階梯。
②熱愛寫作。寫作是記錄生命的一種方式。敏于觀察,勤于寫作,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而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寫作,就是讓情感得以珍藏,讓生命得以儲存。每當翻到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寫下的文字,我塵封已久的記憶就會被激活——遙遠的生活場景,故去親人的音容笑貌,都一一浮現在眼前。回首往事,自己走過的路是何等漫長……
③熱愛運動。一個教師應該有至少一項伴隨一生的運動項目,這能讓自己的身心隨時處于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
小時候,我喜歡爬樹、游泳,后來喜歡跑步。現在,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每天堅持鍛煉。我想,這不只是為了增強體質,也是為了健壯精神。
④熱愛自然。每當我看見天邊的朗月,還有閃爍的星星,看見墻外蒼郁的翠樹,我就覺得人世間多么美好!
每當我看見蛋黃一般的落日,我就會駐足凝望。我會想起初中時讀過的一篇文章,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太陽啊,你這個圓圓的魔術家,你是那樣慷慨地照耀大地,可是,生活在陽光下的人又是多么少啊……”
前些年,我兩次去內蒙:一次去到希拉穆仁,一次去到呼倫貝爾。當親眼看到長河落日,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看到天邊雪白的羊群……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是靈魂深處的洗禮。
⑤熱愛拍照。有人說,你拍的照片反映了你的品位。拍照就是用另一雙眼睛觀察自然與生命,無論是拍人物,還是拍風景,都是記錄最鮮活最美麗的生命。
我鏡頭前最美的風景,永遠是孩子們的身影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風花雪月。
以上就是關于六安喔刷pos機,花園人在六安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六安喔刷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