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二手車店,優信二手車上市一周年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二手車店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二手車店
pos機二手車店
上市一周年來,二手車電商第一股的優信似乎過得不太好。
優信集團(Nasdaq:UXIN)于2018年6月2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二手車電商行業第一股,當時發行價為9美元,股價最高時曾突破10美元。
而截至今年7月10日,優信股價僅剩2.41美元,相比最高點已經跌去了80%,且這僅僅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盡管今年一季度業績好轉,但優信的虧損還是讓人樂觀不起來。
上個月,優信發布了2019年第一財季業績:整體營收同比增長54.6%至10億元人民幣。凈虧損2.85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66%。不過,實際上,優信最快提升利潤的方式是壓縮營銷費用支出來提升利潤。財報顯示,2019一季度營銷費用合計6.81億元,比去年同期6.33億元增長7.6%,但是其營收占比已經從97.5%降至67.9%。
優信遭“七宗罪”控訴對于股價的暴跌,相信優信對于做空機構恨得咬牙切齒。
4月份,美奇金投資(J Capital Research)發布了做空優信的報告,控訴優信“七宗罪”,直言公司面臨倒閉風險,“優信毫無誠信可言,以致于我們無法為其進行估值”。
美奇金投資列出七個做空優信的理由:
優信夸大其汽車交易量高達40%;公司債務水平高得驚人,面臨倒閉風險;蓄意抬高汽車賬面價值以獲得更高貸款金額,有時高達兩倍;使用一種特殊的 POS 機將其他無關的交易匯入優信的賬戶;不重復的可售汽車數量被夸大了一半;創始人瞞天過海把2.8億美元從公司轉移;優信深受消費者訴訟的困擾。
最后,美奇金投資表示“強烈建議優信的投資者,請加速你們的退出步伐。”
當日優信股價直接一落千丈,暴跌36%、 市值蒸發了3.85億美元,截至收盤,優信市值僅5.71億美元。
之后,優信集團發布聲明稱,美奇金發布的報告缺乏對中國的基本了解,也不了解優信是如何運作的;其做空報告“嚴重失實”,公司相信股價的大幅波動與這份報告有直接關系。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美股市場,這樣的跌幅也很正常。也許上市時定價就不盡合理,或市場對公司不認同,但至今優信并沒有拿出強有力的財報業績?!?/p>一家超級燒錢的公司
世界杯黃金時段打廣告、簽約好萊塢巨星萊昂納多路迪卡普里奧為品牌代言人,優信二手車大筆廣告投入的背后,卻是虧損持續擴大的尷尬。
過去三年,優信累計燒掉超過50億,幾乎全部來自營銷支出。2016-2018年,優信的營銷費用分別為7.93億元、22.01億元及26.8億元,分別占當年營業總收入的96.24%、112.80%、81.04%。三年累計支出56.74億,幾乎與虧損額相當。
不同于美國市場,中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速度比較慢,規模比例上還有差距,而這也讓國內二手車未來的潛力更大。數據顯示,到了2020年,國內二手車交易量將超過2900萬輛。在如此大的增量市場下,二手車電商要想突破線下渠道商實現突破,提高品牌認知度以及用戶信任度,砸錢投廣告補貼用戶看起來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不過,充滿紅利的市場也導致搶食者眾多,行業內的人人車和瓜子二手車在市場營銷上也不甘示弱;其中,瓜子二手車在成立之后的一年之內就花掉10億元作推廣。
優信董事長戴琨曾抱怨道,“如果沒有瓜子二手車這樣一個對手,優信的廣告費用可能會少投一半?!?/p>
據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廣告投放總額超過8.5億元,2016年達到12億元,2017年廣告戰繼續升級,廣告總額超過50億,2018年全年超過150億。而截至目前,二手車行業內沒有一家企業盈利。
賣車不如玩金融相比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更像金融企業。
兩年前,優信切入金融業務。除了電商業務外,還涉足新車和二手車的分期購車業務。
簡單說就是,如果用戶向優信借款買車,除了交易傭金,還同時需要繳納借貸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一季度優信2C的貸款服務收入高達5.7億人民幣,幾乎占2C總收入的65%,在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高達57%。按照優信披露,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為7.4萬輛二手車提供了貸款,同比增長63.8%。而這一部分業務,也正是優信被質疑“套路貸”的高發區。
在聚投訴網站上,針對優信二手車的投訴就有855條,消費者紛紛吐槽優信誘導簽訂合同、買車變租賃、蓄意抬高汽車價值導致還款變多。
針對“優信是金融企業”的說法,“優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琨并不這么認為,“從財務貢獻的角度來看,你能說騰訊是游戲公司嗎?”
由于在業務上對金融服務的倚重,優信在實際操作中也經常經常會面臨負面指責,這成為企業進一步成長的阻力。而目前,優信以超過95%的金融滲透率依然沒有讓優信實現扭虧,其未來的盈利從何而來也成為投資者擔心的事情。
全國裁員,“一成購”夭折6月26日,有相關人士報料,優信“新車一成購”全國遣散銷售人員。優信新車總部給出三個選擇:一是勞動關系轉移到58同城,和58同城簽訂新的勞動合同;二是少部分可以申請轉崗到二手車的優信“全國購”項目;三是解除合同,拿應得的補償。
不過,優信二手車公關部方面仍表示:“目前為止,公關部沒有收到任何官方通知。”
據悉,2017年10月,優信正式上線“新車一成購”,試水新車融資租賃產品。消費者通過“新車一成購”購買新車,最低僅需支付車價的10%。但是,購車用戶每月則需承擔相應的車款利息。
然而此項業務的開展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據許多網友投訴,事實上,一成購只是個噱頭,在其消費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提交首付10%就可以,而是存在很多隱形消費。
與此同時,到2019年6月底優信有6億元的短期貸款需償還,同時有1.75億美元的可轉債將到期,而截至2018年底優信賬面現金與等價物、短期投資等資金僅有約14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優信資不抵債,可能將金融業務的整體或者部分抵押給了58同城。從優信這一年的財報中可以看出,其一半以上的營收來自于金融業務。若未來短時間內無法贖回,不排除此項業務將與58同城共同運營,甚至直接變賣的可能性。”
面對即將到來的資金壓力,也難怪優信甘愿“放棄”金融業務。
優信汽車金融業務再次沒落,只能轉而投向看上去利潤空間更大的2C業務“全國購”,尋求新的盈利點。優信官方表態:“對于優信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毫無疑問,就是聚焦‘全國購’,讓二手車買賣實現真正意義的“網購”,這是未來二手車發展的‘答案’?!?/p>
優信為什么如此看好“全國購”?一方面,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全國購”使優信從單純的撮合平臺中抽離出來,化身服務商和導購等場景支配者的角色。
未來市場中,二手車電商們能否找到自己的業務結構和清晰的盈利模式,確實至關重要。優信汽車能否憑借“全國購”推倒重來,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二手車店,優信二手車上市一周年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二手車店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