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小白pos機,一文看懂POC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小白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小白pos機
小白pos機
今年很多朋友看到某些POS的token暴漲。關注的重心點還是幣價,而對背后的POC共識機制不是很了解。今天不分析投資思路,先了解完整POC,再去評估項目也許才是最好的途徑。
PoC(Proof of Capacity)
中文名容量證明,存儲空間證明,Capacity是體積,空間的意思。而更加直白的就是“硬盤”。在區塊鏈的世界里,你總不能用水壺證明你的工作量吧。所以理解為硬盤空間雖然不全面但是最貼切和符合實際的。
幾年前burst項目提出了POC概念,最開始應該叫POS(Proof
of Space)不是現在這個POS(Proof of
Stake)。和現在這個產生了重疊和誤解,實際上 Space也有空間的意思。所以現在換了個單詞Capacity以便于區分,也更加貼切,就有了今天的POC.
說人話就是,POC就是存儲空間證明,核心就是硬盤,那么挖礦也就用硬盤了。我們知道這一點也就差不多了,那么為什么POC可以火起來呢?那就要從比特幣的POW說起。
pow和poc的區別
(一)優化了算力壟斷局面
以比特幣挖礦為例,超級礦工壟斷挖礦的局面并不少見。比特幣挖礦屬于少數人的原因在于POW挖礦的機制,POW設計是完美的,按照算力分配挖礦收益,但最終的結局卻是超級礦工以壓倒性的算力杜絕了散戶參與挖礦。而POC硬盤挖礦,雖然在挖礦的概念上和POW相似,但大部分POC項目在設計之初加入了一個抵押機制,抵押機制使得超級礦工出現的概率變得極低,即便有超級礦工出現,得益的也是普通礦工。抵押機制最主要的作用是平衡市場流通的token和反壟斷。
(二)ASIC化局面被挑戰
目前挖礦的怪圈是當礦工利用CPU/GPU等挖礦獲得一定收益時,就必定會有ASIC礦機奪取礦工的收益和領地。但POC硬盤挖礦,只對硬盤容量有需求,對數據的吞吐并無要求,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不需要配置SSD固態硬盤,因此天然杜絕ASIC化。而且本生硬盤的價格是低于芯片的。
使得挖礦的成本不會太高。大型的POC礦場就是一個大型的數據存取中心。
小型的大眾參與也許只需要一個硬盤,收益是少,但能耗比是差不多的,所以門檻較低,適合全民參與。
那么問題就來了,沒有昂貴Asic和巨大的能耗,幣價靠什么支撐呢?只靠質押嗎?(部分poc項目是空氣項目,也可以直接理解成zjp) 這是個雙刃劍,也是博弈論,還需要時間去驗證。本文作為入門篇就暫時不展開討論了,以后會聊到這個話題。
(三)挖礦能耗的大幅降低
POW和POC非常相似。但是,POW非常消耗算力和電力資源,同時你時不時就要對挖礦的設備進行升級和修復。
相比 POW 不停改變區塊頭的某個數字來猜測正確的哈希值,POC 把你猜數字的工作量變成了硬盤空間里的“測繪”(plotting)的工作量。每個區塊都會綁定一個專屬的“謎題”,在挖礦還沒開始前,網絡就會把破解這個謎題的計算方法(solutions)儲存在你的硬盤空間里。這些計算方法有的比較快,有的比較慢,如果你的硬盤里恰好有一個計算方法,是目前最近產生的這個區塊里的謎題所對應的“最快解”,那么你就贏得了這個區塊的記賬權——挖礦的獎勵就是你的了。
POC 背后真正的挖礦算法,如果要實時計算的話是非常復雜的,而產生一個區塊的時間又太短(平均每 4 分鐘產生一個新的區塊),因此這種挖礦的計算方法必須提前存儲在硬盤驅動器的空間里。最終,如果你在硬盤空間里擁有越多的計算方法(也被稱為plots),你用最快的速度去破解當前這個區塊的謎題,實現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挖礦的過程你可以想象成是已經存儲過后答案的檢索(這個說法是片面的,方便大家理解),那么消耗的電能是遠小于pow機制的。
最后
Proof of Capacity 對經典的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來說,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共識算法的嘗試。它旨在增強更多的去中心化的礦工節點,同時減少更多的電力算力資源的浪費。當然,目前這種新的共識算法還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只有時間能夠告訴我們 Proof of Capacity 在共識算法里面最終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以上就是關于小白pos機,一文看懂POC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小白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