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市場pos機名單,再度收獲信用卡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市場pos機名單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市場pos機名單
市場pos機名單
多年沉浸于信用卡業務研究,一方面在業務上的探索,同時也熱衷于對信用卡行業發展歷史探尋,喜歡收集一些早期信用卡及相關產業發展歷史進程中用到過的實物資料,有卡片、有申請表格,還有壓卡機、POS機,以及止付名單、簽購單等等。
前幾天再度出手,從網上收獲了第二本信用卡《止付名單》。可能本刊的老粉們看過在2019年曾淘到一套《止付名單》的經歷,不過那套是1999年版,已經是壓卡時代走向結束的時代。
而這套新淘來的《止付名單》是1994年版,是中國信用卡市場剛剛開始步入正軌時期的“代表”,它記錄了信用卡產業在起步初期開展業務中的細節,諸如商戶對被納入《止付名單》的信用卡,或者懷疑有盜用嫌疑的信用卡,均可以扣卡并獲得獎勵的明確記載。
94年版的《建行信用卡止付名單》,與我持有信用卡的時間同年,承載了近30年的歷史,保存得依然如新,估計應該是二手書店家從印刷廠或銀行中收集到的。如果流入到商戶用于實際業務,由于其特殊性,用后就失去了保存作用,應該會被變賣或銷毀。
這本《止付名單》在我眼里就是個“寶貝”,雖然在90年代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自我進入信用卡行業后,在對信用卡歷史發展的研究過程中,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而此時它也早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歷史“文物”,要想找到它也不是輕而易舉的。
我為此苦苦尋覓了十多年,才在2019年淘到了一套,如今再次入手。信用卡《止付名單》里面并沒有具體內容,只是一組一組枯燥的萬事達卡、Visa卡號,以及有效期等數字,在很多熱衷提額套現養卡的卡民眼里就是一文不值。
信用卡《止付名單》就是當時重要的風控手段,不僅每旬(十天)要進行更新出版,還要及時下發到遍布全國的特約商戶。一旦不能到達商戶,無法及時查詢風險卡,就有可能造成這些風險卡被使用,為銀行和商戶帶來潛在風險。因此《止付名單》也是信用卡早期發展過程中的“重器”,與壓卡機、簽購單一起并稱為信用卡交易的“三件套”。
有朋友曾經在北京潘家園舊貨攤上看到過這樣一本《止付名單》,本想收了送給我,但是因故卻錯失了機會。也曾考慮到去潘家園去淘一下,只是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不知何時還能再遇到,幸好網絡舊書平臺眷顧我,給了兩次機會。
在朋友圈、頭條中發布了這條信息后,又一次引發了很多年輕人的好奇,由于九十年代是《止付名單》配合壓卡機在業務中最后的高光時刻,之后逐漸被聯機交易的POS機所替代后,逐漸開始退出市場,因此今天活躍在信用卡行業中的年輕一代幾乎都沒有趕上過那個時代。
之所以花費了數年在尋找這份信用卡《止付名單》,因為它是在銀行卡POS得到普及前,當時信用卡支付流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重要的歷史見證。在九十年代初,中國信用卡市場剛剛起步,還處于緩慢發展過程中,由于當時計算機系統與支付網絡還不發達,之后的POS機尚未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當時信用卡是無法像今天一樣實現聯網聯機交易的。
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期,信用卡交易主要采用脫機交易的“壓卡機”來完成,,直到聯機交易的POS機開始大規模使用。即便是在今天,用于脫機交易的壓卡機也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在國內一些涉外商戶,以及國外的商戶,依然作為交易工具使用。
認識了壓卡機和信用卡《止付名單》,再來了解一下那個時代信用卡是如何交易的,只是這個過程相比今天,已經顯得非常繁瑣了。
信用卡用戶在商戶消費時,由于是脫機交易,商戶是無法直觀判斷持卡用戶是否存在逾期、被盜等被銀行止付的狀態,首先要從《止付名單》中根據卡號查詢該卡是否在名單中。如果在名單中被登記,則證明該卡存在著因逾期或被盜原因已經被銀行止付,商戶即可直接拒絕交易,還可以直接沒收卡片。
如果不在名單中,商戶將向發卡銀行索要交易授權,銀行以“授權碼”(類似今天手機驗證碼)的形式通知商戶,該筆交易可以執行。商戶還需要查驗身份證姓名與卡上名字是否相符后,使用壓卡機進行壓卡、簽單、并注明交易金額及授權碼等工作流程后,由持卡用戶簽字確認完成交易。因此,那時候刷卡交易需要等上很長時間是很平常的事。
“壓卡機”的工作原理,是將卡片置入一個同等大小、深淺的卡槽內,上面覆蓋多聯具有復印功能的空白交易單,放好后,壓卡機有一同樣寬度的滑桿可左右滑動。用力在覆蓋交易單的卡片上左右滾壓一次后,卡片上的卡號、姓名、有效期等信息就在交易單上顯示出來。收銀員核對后,通過收單銀行人工獲取該筆交易的授權號碼,并在簽單上說明該交易的授權號碼、時間和金額,最后讓持卡人確認,完成該筆交易。這也是為什么信用卡要采取凸版制卡的原因。
正是由于信用卡這個特點,國外的信用卡產業從開始之初就沒有使用密碼交易的功能,而只通過簽名的方式來確認交易。當然,這也與國外完善的個人信用體制有很大的關系,既便如此,國外的信用卡風險也還是存在著。中國開始發行信用卡之初,“簽字”交易確認方式也被一起帶了進來,在2003年由原深圳發展銀行開始采用信用卡交易憑密碼驗證的方式。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銀行卡產業逐漸從脫機交易向POS的聯網聯機交易發展。對于信用卡而言,這種轉變,銀行可以通過網絡系統了解到持卡人賬戶狀況,通過系統來控制持卡人在POS上的交易可以直接控制信用風險。
如今,信用卡脫機交易所占比例已經越來越小,特別是移動支付對傳統支付方式顛覆式的革命,信用卡非接支付、手機非接支付、二維碼支付等方式成為主要的支付手段,消費者可以充分享受到便捷的支付生活。連聯機交易的POS都面臨著退出歷史舞臺的危機,壓卡支付的幾率更是也微乎其微,以壓卡機為代表的“三級套”也勢必退出歷史的舞臺。
這也正是這本信用卡《止付名單》的歷史價值!
關注本號,這里有信用卡的知識,也有信用卡行業獨立視角的深度評論與分析,還有信用卡的歷史與文化。
以上就是關于市場pos機名單,再度收獲信用卡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市場pos機名單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