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公司被罰,逾兩千萬天價罰單指向銀盛支付 廣發銀行被投訴八千例成處罰常客

 新聞資訊2  |   2023-06-23 17:51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公司被罰,逾兩千萬天價罰單指向銀盛支付 廣發銀行被投訴八千例成處罰常客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公司被罰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公司被罰

pos機公司被罰

新一期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規榜如期而至。按照南都灣財社記者的統計梳理,今年3-4月大灣區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共收到40張罰單,罰沒超過5000萬元。伴隨罰單而來的,是金融反腐加速邁入深水區,以及消費投訴的居高不下。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大灣區的金融合規問題呈現了什么新特征?監管的持續重拳出擊,又傳遞了哪些新信號?

根據南都灣財社記者的梳理分析,從整體數據看,今年3-4月粵港澳大灣區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共收到40張罰單,同比上一期合規榜單(今年1-2月)的79張少了大約一半。銀行業相關有27張,占比68%,其中股份行最多,為10張;保險業相關有8張,約占罰單總量的20%;支付機構、資管、消費金融等罰單5張,占比12%。

罰單少了,罰款卻更加重了。據南都灣財社記者分析梳理,40張罰單中,全部罰款總金額(含沒收非法所得)超過了5000萬元。最大一張罰單開給了銀盛支付,該機構因違反反洗錢法規等原因被處罰2245萬元,創年內支付領域罰額新高。

除了天價罰單,大額罰單也呈現集中趨勢。本期百萬級罰單共有8張,在40張罰單中占比達到兩成,而在上一期的統計中,百萬級為10張,整體上傳遞了監管對于處罰力度的加強態勢。

那么,上述40張罰單長啥樣?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看到,在銀行板塊,處罰集中在違規放貸的問題,具體包括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貸款“三查”不盡職、貸款資金被挪用、貸前調查不盡職、違規辦理票據業務導致信貸資金損失等問題。

但是,本期罰單也呈現了新的特征:違反支付結算法律法規、未經同意查詢個人信息、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違法違規等問題集中高發。

在保險板塊,“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對消費者投保告知不充分、財務信息不真實”依然是頑疾。

個人處罰也值得關注。南都灣財社記者看到,面對個人的頂格罰款達到100萬元,均指向信匯支付的負責人。最嚴個人處罰是終身禁止從事相關行業工作,指向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的直接責任人。

“多連罰”也值得注意。3月17日,農業銀行深圳市分行連續吃到深圳銀保監局的4張罰單,涉及貸款“三查”不盡職、貸款資金被挪用等問題,被罰款90萬元,該行三名直接責任人被警告。4月2日,光大銀行深圳分行因“違規辦理票據業務導致信貸資金損失”被罰款50萬元,一名直接責任人被警告,另一名被“終身禁賽”。

東莞銀行在同一天也吃到東莞銀保監分局的3張罰單。4月14日,東莞銀行因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50萬元,該行麻涌支行、石排支行也同時受罰。據南都灣財社記者觀察,東莞銀行整體受罰超過百萬,其行政處罰依據很多,其中一個觸發因素是來自《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關于規范購房融資和加強反洗錢工作的通知》。

特別聚焦

支付機構反洗錢違規被重點關注

央行嚴查“反洗錢”違規,監管持續高壓。日前,人民銀行對廣、深兩地支付機構開出的兩份罰單,傳遞了重拳出擊的信號。

涉嫌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4月2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網站顯示,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因存四項違法行為,被罰款2245萬元。具體來看,4項違規內容分別是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時任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敏被罰44.9萬元。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銀盛支付注冊于深圳,是銀盛集團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11年獲中國人民銀行首批頒發的全國業務范圍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首批獲得支付牌照的27家機構之一。

盡管銀盛支付方面已經回應媒體稱,該罰單發生在歷史業務檢查中,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不過,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記者搜索“銀盛支付”,截至5月10日顯示的投訴有6000多條,不少指向其POS機業務,涉及“虛假宣傳”、“誘導辦理”、“違規收押金”、“私自扣款”等問題。

無獨有偶,4月初,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網站顯示,廣東信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違反支付結算法律法規的多項規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對該公司警告,沒收違法所得67.72萬元,并處以罰款618.11萬元,并對兩位責任人分別處罰款100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央行對信匯支付的罰單中反復提及“情節嚴重”字眼,這在過往罰單中比較少見,而兩名相關責任人亦受到頂格處罰。

根據業界統計,開年以來已有快錢支付、中付支付、易生支付、聯動優勢、易寶支付、匯付支付、銀盛支付、拉卡拉等支付機構被罰。僅2022年一季度,央行發布23張罰單,涉及20家支付機構。其中包括2張千萬元級別罰單、8張百萬級別罰單,合計罰額超6545萬元。從違規類型看,主要集中在收單業務和反洗錢方面。

央行《中國反洗錢報告(2020)》顯示,2020年共對614家義務機構開展反洗錢執法檢查,依法處罰相關違規機構537家,罰款金額5.26億元。

“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罰單頻出,深意何在?在業內看來,合規警報已然拉響。對于支付機構的違規亂象,有行業分析師指出,第三方支付可能是反洗錢的薄弱環節,也是一些網絡詐騙、洗錢違法行為的通道,監管應該從支付系統、支付程序、支付方式以及支付的技術等層層設防。

3月1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施行,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等納入監管范圍。“支付行業正處于嚴監管態勢,在加強合規意識的同時,也要直面行業變局。”有業內人士提醒,重罰之下,支付機構合規建設已迫在眉睫。

特別聚焦

人保財險

消費投訴“一騎絕塵”暴露哪些合規漏洞

合規內控出現問題的一個直接結果,便是用戶投訴的指標水漲船高。4月11日,廣東銀保監局通報廣東保險業消費投訴情況。

可謂一騎絕塵。人保財險在廣東地區的財產保險消費投訴中,不僅拔得頭籌,而且比第二到第十名的投訴量總和還多。按照通報數據,財產保險公司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3136件,平安財險428件,太保財險166件,眾安在線143件,陽光財險97件,大地財險88件,國壽財險75件,泰康在線69件,太平財險68件,京東安聯67件。以上十家機構合計占產險投訴量的八成以上。

如果把視線再拉大到全國,人保財險的消費投訴同樣超過同行。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3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監管部門全年處理6.6萬件,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和太平洋財險位居財產保險公司累計投訴量前三名。需要留意的是,人保財險的年度投訴總量超過2萬件,明顯高于其他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或成為問題集中地。四季度數據顯示,人保財險的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位列財產保險公司第一。

合規內控問題的背后,罰單自然不會缺席。4月25日,人保財險某支公司因利用交強險業務搭售商業險被銀保監處罰。4月28日,因編制虛假資料,人保財險某分公司被罰25萬元。據業內的不完全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因為財務數據不真實、虛列費用等違規行為,人保財險各地機構及部門已收到罰單44張,累計罰款近千萬。

在業內看來,罰單頻頻,投訴多多,持續拷問著人保財險的風控內控能力。

招商銀行

行長落馬,明星銀行再引合規關注

十年磨一劍,中國“明星零售銀行”行長卻栽在第九個年頭。4月22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行長田惠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資產超9萬億的“金融航母”的重要“掌舵人”被查,傳遞大灣區金融業的絲絲涼意,也引來資本市場的漣漪效應。

作為深圳的明星銀行,招行一直在聚光燈下。梳理田惠宇的簡歷,其主要工作經歷聚焦在深圳、上海與北京。2003年7月后,田惠宇歷任上海銀行副行長,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深圳市分行行長、建行零售業務總監兼北京市分行行長等職。2013年5月,他回到深圳,空降招商銀行,任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行長,至今已有近9年時間。

以招商銀行為“領銜”的金融反腐風暴,愈演愈烈。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發現,早在今年3月27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廣東工行原副行長陸錦文被“雙開”。按照通報,陸錦文濫用信貸審批權力,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生活上奢靡腐化,肆無忌憚追求個人享樂和低級趣味;4月2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信集團紀檢監察組、廣州市紀委監委消息: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謝宏儒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回到深圳。4月12日晚間,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3天后,該行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張學慶被查;4月22日,在田惠宇被中紀委通報的同一天,建行深圳市分行原風險總監韓鳳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多位金融高管的落馬,意味著大灣區金融反腐進入深水區,銀行被推上風口浪尖。按照媒體對公開渠道的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30日已有34名金融、銀行系統高管被查或被處理。其中,六大國有銀行共計9名高管、政策性銀行4名高管被查,股份制銀行中8名高管、城商行及農商行8位高管被查處。同時,監管系統也有5名官員被查。

置身于金融反腐的利劍之下,違規處罰同樣是招商銀行的“魔咒”。3月25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招商銀行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300萬元。

罰單還不止于此。4月22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招商銀行廣州分行違反支付結算法律法規的兩項規定,沒收違法所得292527.36元,并處以罰款850054.72元。時任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黨委委員、零售金融事業部總裁杜兵被處罰款14萬元。

把零售奉為圭臬,招行一直在努力扮演“好學生”。但是,在合規內控面前,從來沒有法外之地。

頗值得玩味的是,早在4月初,在招商銀行2021年年報致辭中,田惠宇還曾引用康德的名言稱:“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永遠讓我們心懷敬畏,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二是內心崇高的道德律。”

廣發銀行

違法違規行為多達16項

投訴數量高達8000多例

作為總部在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廣發銀行備受關注。3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廣發銀行監管標準化數據(EAST)系統數據質量及數據報送存在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420萬元。

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看到,廣發銀行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多達16項內容,具體包括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EAST數據存在偏差、漏報貸款核銷業務EAST數據、漏報信貸資產轉讓業務EAST數據、債券投資業務EAST數據存在偏差、漏報公募基金投資業務EAST數據等。

420萬的罰款額度,在銀行的“朋友圈”里,已屬于大手筆。

按照該處罰表,廣發銀行的法定代表人是王凱。南都灣財社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看到,廣發銀行于1988年成立,總部位于廣州,2016年起成為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目前廣發銀行的主要股東中國人壽、中信信托、國網英大、江西交投、中航投資等均為大型國企。2020年,該行總資產突破3萬億元。

今年正是中國人壽入主廣發銀行的第6年。按照不完全統計,中國人壽曾向廣發銀行派駐了三任行長,該行組織架構、中高層崗位也進行了調整。去年3月,廣發銀行一名地方分行“一把手”落馬。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消息,廣發銀行天津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趙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而從近年的經營情況來看,廣發銀行合規問題并不少,成為監管部門處罰的“常客”。按照業界的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廣發銀行收到30張罰單,累計罰金超過2000萬元。

天眼查顯示,廣發銀行是國內首批組建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注冊資本超過196億元,法定代表人是王凱。天眼查還顯示,王凱也是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

但是,正如冰山一角,違規問題不斷暴露出該行內控方面的短板。而緊跟罰單而來的,則是消費者投訴的居高不下。4月11日,廣東銀保監局通報2021年廣東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整體消費投訴1.6萬多件,廣發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前三名。廣發銀行8243件(含廣發信用卡中心),占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量85.83%。據悉,信用卡業務投訴主要集中在協商還款、反映催收及征信糾紛、息費及定價爭議等問題。

需要留意的是,即使剔除信用卡業務,廣發銀行的投訴量依然領跑股份行陣營。

第三方平臺也有佐證。在黑貓投訴平臺,輸入關鍵詞“廣發銀行信用卡”,投訴量累計5676件。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看到,第三方平臺投訴反饋的主要問題包括信用卡亂扣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逾期違約金和利息、暴力催收、費率高等亂象。

統計方法說明

本期數據主要源自中國銀保監會、廣東銀保監局、深圳銀保監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官網、公開渠道于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公開披露的罰單或統計數據,以正式發布時間為準。統計維度涵蓋大灣區9座城市的銀行、保險機構,以及消費金融、資管、支付等類金融機構,包括分支機構和總部機構。

策劃:王瑩

統籌:李穎

采寫:南都記者 盧亮

制圖:何欣

出品:南方都市報大灣區金融合規課題組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公司被罰,逾兩千萬天價罰單指向銀盛支付 廣發銀行被投訴八千例成處罰常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公司被罰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one/72520.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