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國外pos機發展動向,越南正復刻中國支付的發展趨勢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國外pos機發展動向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國外pos機發展動向
智能手機滲透率高,而無現金支付市場份額占比低,在人口和政策紅利驅動下,越南支付市場必然會進入快車道。當然,現在來看越南數字支付生態還存在諸多短板。
撰文 | 李雷
出品 | 支付百科
這些年,越南逐漸進入了國際的視線。在中文網絡上,越南似乎成為一種現象被討論。
最近20年,越南經濟增速都維持在5%以上,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最穩定的新興國家之一。預計,越南超越亞洲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已無太大懸念。那么,它到底有多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前4個月,越南移動支付交易量和交易額分別增加189%和166.1%。截至去年年底,越南已有78家獲的支付業務許可的服務商。
越南支付市場發展迅猛
越南政府一直支持著無現金支付,并且一直如期快速發展。2016年12月30日,越南總理簽署批準了越南建立無現金社會的五年規劃,按照計劃到2020年底,越南計劃將現金支付占總支付額的比例降至10%,到2025年底進一步降至8%。基于此五年規劃,政府在接下來的幾年優化法規體系,并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去促進無現金支付體系的建立。
為實現這一目標,越南逐步放開對各機構發展移動支付服務的限制。截至去年年底,越南已有78家機構獲準開展網上支付業務,其中26家已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用戶可通過電子錢包進行手機充值、繳納水電費,還可以進行二維碼支付。
從數據上看,越南2019年移動支付成績可觀,2019年交易量達4.18億筆,同比增長198%。從2015-2018年的數據中看,在交易規模上,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電子錢包交易量還無法與手機銀行相比,但從長遠來看卻將是推動越南無現金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
一方面,電子錢包主導了日常小額交易,FTCR的數據顯示電子錢包平均單筆交易額為19美元,而手機銀行高達366美元;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有更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手段,便捷的一站式購物支付以及大量營銷投入吸引著可觀的新用戶。
(越南移動支付交易歷年增長趨勢)
普華永道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越南的移動支付增幅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位于前列。數字銀行公司Backbase預測,到2025年,越南移動支付規模有望實現400%的增長。
疫情下,越南支付市場進入快車道
疫情爆發以來,越南國家銀行(SBV)建議人們限制現金使用,增加無現金支付,降低感染風險,數字支付行業進入快車道,呈現出以下態勢:
1.數字支付使用次數正在增加。據越南國家支付公司(NAPAS)統計,3月份銀行間轉賬總額低于50萬越南盾的金額較上月增加32%,顯示客戶已逐漸轉向非現金支付。
2.國家推出支付便利政策。首先是越南國家銀行協同各職能部門,給公民和企業補充和提升移動支付限額。同時,指導越南國家結算股份公司(NAPAS,相當于中國銀聯)、商業銀行和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減免支付服務費,調整優惠政策,提高支付服務的質量。
3.放寬第三方支付機構準入。今年越南數字支付公司GPAY和VIDIVA分別獲得越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目前越南經認證的非銀行數字支付公司共計34家。其中2019年獲得授權的有6家,電子支付市場正加速擴容。
現有越南數字支付生態存在諸多短板
盡管疫情推動了支付行業的發展,但越南數字支付發展水平依然較低。調查顯示,越南無現金支付占總支付手段的比例僅14%,即便在零售電商領域,“貨到付款”(現金交易)比例也在8成以上,無現金交易發展大大落后東南亞多數國家。
事實上越南擁有發展數字支付得天獨厚的條件,如人口將近1億且結構年輕(15-34歲人口占比超過30%),智能手機滲透率高,電商平臺發展迅猛,政府積極推動等,那么為何在基礎條件和政策保障兼備的情況下行業發展依然落后呢?原因在于越南整體支付生態欠佳。
支付生態由數字支付的產業鏈和其所處的監管框架協同構成,任何環節上的問題都將限制該行業的發展水平。目前越南支付生態主要問題為:
1.監管法律框架尚不健全:該問題給數字支付企業造成風險,不利于投資者擴大規模和業務范圍。越南目前涉及數字支付的法律文件有兩份,分別是政府關于無現金支付的條例和越南國家銀行(SBV)關于支付中介服務的實施細則,但這兩項法規遠遠落后于現實中的支付活動。
2. C端用戶的支付便利度、場景豐富度有待提升:越南70%人口在農村,銀行賬戶擁有率很低,而現行監管規定使用電子錢包必須綁定銀行賬戶,支付便利度欠佳,限制了越南數字支付普及。此外,應用場景仍不夠豐富,也限制部分人使用數字支付手段。
3. 軟硬件基礎網絡能力薄弱:高端人才短缺,技術尚存漏洞。一是電信網絡建設起步較晚,網速尚未達到世界水平。二是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終端上安裝的應用軟件(APP)以及數字支付系統平臺存在的技術漏洞或可導致用戶敏感信息泄露,侵犯用戶隱私權甚至造成經濟損失。三是支付系統平臺承壓能力有限,若海量移動終端同一時間進行資金轉移和結算業務操作(類似我國天貓“雙11活動”),平臺則有癱瘓風險。
世界銀行同時為越南早日恢復經濟高增長提出了建議。一是需要慎重權衡,逐步解除國際往來限制。二是加快公共投資項目實施,以增加內需。三是需要對私營經濟提供幫助,特別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旅游、出口加工制造等領域。此外,越南應抓住疫情帶來的“非接觸”經濟機遇,推動數字支付、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領域發展。
支付寶、微信越南被禁的啟示
目前越南市場上已出現近30個移動支付平臺。
早期,越南支付市場尚未開發,對于各國資本而言都是一塊大蛋糕,紛紛有外國支付公司和外資入駐越南本土。
2018年,國際金融巨頭高盛集團和渣打集團對越南電子錢包運營商MoMo的投資增加2800萬美元,而硅谷著名風投公司“500 Startups”也決定成立一支面向越南、價值1000萬美元的基金。
2017年底,螞蟻金服已經與越南國家支付公司(NAPAS)簽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該公司將允許中國游客在越南各地旅行時使用支付寶。盡管2018年6月,越南單方面宣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本國屬于“非法支付結算”,并全面禁止。
縱觀支付寶和微信在海外的發展,這兩大應用平臺已經在遍布全球多數國家與地區。但在東南亞的部分國家開展并不順利,甚至已經被強制要求“下線”,如尼泊爾、印度、越南等。
越南在2018年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扣上了 “非法支付結算”的帽子。受此影響,當地已經接受中國支付受理的商戶相繼撤下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標識和廣告。「支付百科」當時曾了解到,當地有商戶均表示中國支付早前并未被認定“非法”,只運行到半年就被叫停,叫停行為是受到行政要求。
越南國家銀行的一位官員曾表態,迄今為止,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中國電子錢包結算方式仍未在越南得到許可,越南國家銀行正呈報政府對此類業務進行規制。越南方面人士透露,越南支付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根據所謂規定,使用POS機等境外非現金結算方式和產品必須獲得國家銀行批準,以進行外匯、稅收管理。
有越南金融機構人士向「支付百科」透露,支付寶、微信支付因在越南受理人民幣交易,導致越南外匯管理方面的問題和稅收流失,這是叫停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積極的信號是,后來銀聯國際與越南西貢商業信用銀行(Sacombank)簽署合作在越南數商戶開通銀聯二維碼支付受理服務。
若越南能夠持續保持對外開放,不斷地融入全球規則和科技創新的浪潮,那么國際規則和科技企業也有助于其國內改革以及保持穩定的經濟政策。
以上就是關于國外pos機發展動向,越南正復刻中國支付的發展趨勢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國外pos機發展動向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