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汽修費率,汽車消費一路陷阱 你在哪里被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汽修費率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汽修費率
pos機汽修費率
新華網貴陽8月3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黔渝)汽車低檔配置改中檔配置以次充好、暢銷車型加價捆綁銷售、車貸設置評審費……貴州省消費者協會近日公布在三萬余名消費者中開展的消費調查表明,超四成消費者在汽車銷售、貸款、維修、保險等環節遭遇陷阱。為了套取利益,經銷商在各個環節“設局”,花樣翻新且隱藏深。隨著汽車市場進入“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提醒,汽車消費一定要擦亮雙眼。
前期銷售:虛假宣傳、誤導消費
遵義市鳳岡縣一車主今年4月花42.76萬元購置一臺奧迪Q5中檔配置汽車,提車后發現后車窗雨刮器不能工作。車主到重慶奧迪4S店檢測發現:車內左前座椅膝部飾板螺絲缺1顆,加裝電器及線束多出4根,線路加裝導致后車窗雨刮器不能工作。
經技術鑒定認為,該車其實是一款奧迪Q5低端配置汽車,銷售商為了獲取更高利潤,將低配車擅自加裝配置功能當作中配車型進行銷售,從中套取4.4萬元差價。
記者采訪了解到,類似以次充好、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等行為在汽車銷售環節并不鮮見。購車過程中,商家口頭承諾給車輛高檔配置,促成了購車交易,消費者取車時發現商家沒有履行約定,而商家以無文字約定為理由,拒絕履約。
調查還發現,在貴陽等汽車限購地區,一些銷售商稱可以通過特殊渠道上牌照為賣點,誘導消費者購車,消費者在購車后卻無法兌現承諾。
貴陽市一消費者在買車時,銷售人員表示可以繳納定金并幫助搖號,購車定金繳納后不久,銷售人員告知已經搖到號可以到公司提車。消費者提車后才發現自己沒有搖到號并找到銷售人員討說法,經銷商解釋為個人失誤,表示可以長期提供臨時牌照,并承諾一直到搖到號為止,兩年的時間里該車主一直在使用臨時牌照。
貴州省消費者協會調查顯示,有38.2%的消費者在汽車消費銷售環節遭遇消費陷阱,其中有近三成消費者認為銷售人員態度惡劣或有明顯欺詐行為。此外,加價銷售、贈品水分大、約定時間不能交車、新車存在質量問題等也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后期車貸、維修等處處設局 “詐”你沒商量
通過針對三萬余名消費者的問卷調查、明察暗訪發現,在遭遇消費陷阱的消費者中,32.57%的人在汽車貸款環節遇到過消費陷阱;40.46%的人在汽車維修環節遇到過消費陷阱;28.48%的人在汽車保險環節遭遇陷阱。貴州省消費者協會結合投訴熱點分析,主要有以下方式:
貸款:除手續繁雜、放款漫長等投訴熱點外,“車貸評審費”成行業潛規則位居投訴榜首。家住貴州安順市的劉先生去年12月在貴陽某4S店貸款購買了一輛寶馬3系汽車,4S店以代辦貸款為由從中收取7560元的評審費。而后在消協的介入下,4S店才答應退款。
維修:一是汽車配件分為原廠件、副廠件兩種,兩者價格懸殊,相差數倍,部分汽修商更換零件時偷梁換柱。二是夸大汽車故障,小題大做。三是經營者隨意規定汽車保養條件,否則不予履行三包義務。四是維修和配件定價隨意性高、不透明。
保險:調查發現近兩成消費者反映出險時間偏長,服務不到位。部分汽車經銷商要求消費者到指定保險公司購買車險,通常店內銷售的保險價格比消費者自行購買的要高。
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門提醒,貸款過程中,不論消費者個人或4S店向銀行貸款都不需要任何手續費,4S店收取車貸手續費用屬違規行為。消費者在消費時務必保存好相關票據,遭遇侵權可去權威部門鑒定、維權追責。
汽車消費如何能“明明白白”?
對汽車銷售及售后服務中出現的亂收費、虛假宣傳、強制服務、以次充好等行為,工商等部門已對汽車經銷商、汽修商進行了嚴厲處罰。貴州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楊曉玲認為,針對在汽車消費領域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相關職能部門需實施針對性措施齊抓共管,予以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企業更要從重處并曝光。
楊曉玲說,具體而言,建議有關部門制訂規范的汽車買賣銷售合同示范文本,采用統一規定的格式規范汽車經銷商的操作流程和合同標準,杜絕“霸王條款”現象侵害消費者權益。同時,督促汽車經營者規范汽車消費市場中各類收費項目,對收費項目和價格進行公示,強化汽車經營者社會責任意識,加強行業自律,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中豪律師集團律師何先武認為,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以幫助消費者甄別汽車市場上的虛假信息,促進理性消費。此外,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應注意對經銷商違法證據取證,遭遇權益侵害時需加強自身維權意識,要敢于維權,共同幫助規范汽車消費市場。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汽修費率,汽車消費一路陷阱 你在哪里被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汽修費率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