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集資,福建這個公司涉嫌集資詐騙12億

 新聞資訊  |   2023-03-12 07:11  |  投稿人:pos機之家

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集資,福建這個公司涉嫌集資詐騙12億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集資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1、pos機集資

pos機集資

老年人參與投資理財,本想能多賺一點利息養老,不料本金都打了水漂。5月30日,思明區法院對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廈門的兩名負責人進行一審宣判,這起非法集資案再度被曝光。

【案情概覽】

以高額利息回報為餌

非法集資12億多元

自2013年10月以來,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未經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先后在全國各地設立多家分公司及門店,采取媒體廣告宣傳、電話推銷、門店招攬等方式,設立“善林財富”“善林金融”等線上、線下投資理財平臺,以承諾年化利率5.5%至13%的回報為誘餌,向公眾非法吸收資金。

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此前發布的通報

被告人鄧某某,29歲, 2015年4月入職善林金融,2016年-2017年,先后擔任廈門多家分公司的負責人。鄧某某組織各分公司員工,向472名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超過12億元,已歸還資金100余萬元。

被告人羅某,33歲,2014年11月入職善林金融,先后擔任業務員、團隊經理、分公司負責人。羅某組織分公司員工,向105名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2300余萬元,已歸還資金23萬余元。

2018年4月,兩被告人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至今年5月30日止,鄧某某退繳全部違法所得47萬元,而羅某僅退繳違法所得2600元。

5月30日下午,思明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為,鄧某某、羅某違反法律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均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鄧某某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羅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

庭審現場

“一分錢沒討回來,

還被家里人罵”

5月30日下午兩點多,幾十名受害人就在法庭外等候,準備旁聽案件的判決結果。來旁聽的以老年人居多,有的白發蒼蒼,有的腿腳不便,還是在同伴的攙扶下來的。

等候間隙,老人們相互詢問“你投了多少”,感嘆“一分錢沒討回來,還被家里人罵”。據說受害者們還建了微信群,便于溝通聯系。雖然不甘自己的養老錢就這樣沒了,但是老人們的情緒相對克制,進法庭前,還相互提醒要注意庭審秩序,手機要靜音,不能亂拍照。有的老人還帶上了筆和紙,一邊旁聽,一邊記錄。

庭審時,當被告人羅某表示要退贓2600元,旁聽席有人嘀咕:“我們投了那么多錢,怎么才退這么一點。”

所扣違法所得

將移送案件主辦地

庭審結束后,被告人鄧某某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自己是學商科出身的,入職之后,也曾想過是什么樣的營利模式可以維持如此高額的利息回報,但他的工作是負責吸收資金,對總部如何運轉這些資金了解甚少,也并未意識到自己是在犯罪。鄧某某表示很后悔,他說退繳的錢也都是借來的,現在背了一身債。

法官表示,本案屬于跨區域的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依法應由案件主辦地的辦案機關歸集涉案財物,統一處置。因此扣繳在案的違法所得將移送至案件主辦地上海,并繼續追繳被告人羅某的違法所得。

另據北京電視臺5月12日的報道,善林金融在全國范圍內非法集資736億余元,涉及62萬人。截至案發,未向投資者兌付的資金高達213億余元。經全力追贓,警方目前追繳贓款15億余元。

那么,受害者們是如何一步步掉進非法集資的“陷阱”?法官梳理了善林金融的吸“金”套路,提醒老年人注意防范。

吸“金”套路

上街發傳單還打“感情牌”

誘人入局

年近70歲的宮女士,是在2017年4月接觸善林金融的。

當時,她在蓮坂北公交站遇到了正在發傳單的業務員。對方告訴她,善林金融是一家大公司,總部在上海。業務員簡單地給宮女士算了一筆賬:投資5萬元,年利率是12%,也就是說,一年就可以拿6000元利息。

宮女士告訴警方,她覺得這個收益還比較高,想多賺點錢來養老。之后,她便到善林金融的辦公地點找業務員,當場在POS機上刷了5萬元,還簽了合同。2017年8月至9月間,宮女士又先后兩次各支付20萬元購買理財產品。最后,宮女士不僅沒有拿到任何收益,就連45萬元的本金也拿不回來了。

77歲的李先生,也是在路上行走時收到了傳單。

業務員是一個年輕姑娘,自稱剛剛畢業入職,有業績壓力,請李先生“幫幫忙”。李先生說,他退休之后還自學了金融知識,想了解一下為何善林金融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那么高,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投資6萬元,同樣是血本無歸。還有不少老人反映,公司會在中秋時組織博餅,過年時邀請老人到酒店吃飯,以此維系與客戶的感情。

號稱項目有政府擔保

其實根本不存在

72歲的吳先生,于2017年11月開始投資善林金融。

他說,當時業務員介紹投資項目有貴州省政府的擔保,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投資者出借的錢款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款名為“中耀華建”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12%,投資期限是12個月,到期后一次性還本付息。

為此,吳先生與善林金融簽訂了債權轉讓協議,共投入35萬元。謹慎起見的吳先生還向“高級大團隊經理”咨詢,產品是否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對方向他保證,這是地方政府信用“背書”的項目,很安全。其實,這一項目根本不存在。

據鄧某某交代,總公司會派人對客戶經理進行培訓,在介紹公司的基本情況時,會說曾獲得人民日報、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單位的宣傳,獲得多種榮譽。羅某則說,他們會告訴客戶,公司贊助了中國女排,全國有600多家分公司,公司放出去的貸款都會做風險評估。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投資者相信公司具有雄厚的資本。

73歲的吳先生最早是在電視廣告上看到了善林金融。后來,他接到了業務員的電話,受邀前去聽宣講會進一步了解。在宣講會上,吳先生遇到了其他投資者,一些投資者自稱曾去過實地考察。吳先生年紀大了,要去考察并不現實,他相信了那些人的說辭,決定投資,結果損失了22.5萬元。

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下的錢就這樣沒了,換做是誰也受不了。

【分析】非法集資四種手段

1、承諾高額回報。

2、編造虛假項目。經營項目由傳統的種植、養殖行業發展到高新技術開發、投資入股、投資基金、網絡炒匯、電子商務等;

3、以虛假宣傳造勢。通過媒體、傳單,網站、博客、論壇等平臺和QQ、微信等通信工具,進行輿論傳播;

4、利用親情誘騙。利用親戚、朋友、同鄉等關系,用高額回報誘惑社會公眾參與投資。

法官說,這類犯罪潛伏期長,早期發現難。犯罪分子前期一般能按時支付利息或投資回報,通過“拆東墻補西墻”,使投資者對投資的可靠性和盈利性深信不疑。而案發后的涉案款項通常已被揮霍或者去向不明,難以查證,實際追贓比例低,大部分被害人的損失無法得到及時彌補。

法官表示,老年人也有投資理財的需求,不過在掏錢的時候最好要“看一看、想一想、等一等”,對非法集資保持警惕。

建議

4個“看一看”

一看融資是否合法。比如發行股票、銷售保險這些行為,可以到相應的監管部門網站查詢或電話咨詢;

二看宣傳途徑正不正規,是不是通過銀行等正規渠道發布的集資信息;

三看經營模式,集資款用在實體經營項目還是投向不明,獲取利潤的途徑是什么;

四看參與集資的主體,是不是誰都可以參與。

3個“想一想”

想一想你是否真正了解該產品及市場行情

想一想這樣的投資是否符合市場規律

想一想你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1個“等一等”

準備投資的時候,請先冷靜下來等一等,凡是回報率超過5%的,多征求家人和朋友意見。

除此之外,遇到重大財產處置,不要輕易嘗試。

【提醒】

一些老年人信息閉塞、缺乏理財知識,所以一定要慎入各種新型金融市場、投資市場,涉及重大財產處置,比如房產,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同時,對熟人介紹要抱有警惕,重大決策一定要和子女溝通。如果發現有集資詐騙等犯罪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在還可以撤出投資的情況下,要果斷撤出,絕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趕緊提醒爸媽和家中長輩們!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集資,福建這個公司涉嫌集資詐騙12億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集資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轉發請帶上網址:http://www.www690aa.com/news/7413.html

你可能會喜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babsan@163.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