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2020開店寶pos機,打開萬億商機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2020開店寶pos機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2020開店寶pos機
作 者丨胡慧茵
編 輯丨和佳
作為參展十余年的“老”廣交會人,福州廣普電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黃駿對線下廣交會復展興奮不已。
黃駿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本屆廣交會他拿到兩個展位,希望能借此機會大展拳腳。“以往都是通過辦線下展會來讓客戶知道我們的新產品,但過去三年疫情期間,我們都只能通過郵件與客戶溝通產品需求。”終于等來廣交會線下辦展,黃駿稱已經提前以郵件的方式告知老客戶參展的消息,歡迎他們到線下洽談。
經歷了前兩年的搶購潮,加之全球通脹上升削弱需求,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有一定的回落。對于黃駿等一眾電子產品商家而言,廣交會的舉辦恰逢其時。
第133屆廣交會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3期開展,同時全年常態化運營線上平臺。本屆廣交會無論是展覽面積,還是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來自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參展商、采購商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重回“中國第一展”。
4月的羊城,廣交會場內外的熱度都在不斷升溫。記者了解到,商家們想方設法把握商機。商家們或選擇向更多新市場采購商了解需求,開拓新市場,或在產品的功能上下功夫,主打“智能制造”占據市場。
“新興市場將是外貿市場主力”
會場內人頭攢動。據統計,廣交會開展前2天入場超66萬人次。
走在展館中,能明顯感受到客商們的步履匆匆。這些采購商們正忙著為公司物色更多新產品。對一眾參展商來說,盡管與客商洽談機會增加,但由于今年參展企業數量創下新高,所以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電子消費產品展區客流量很大。胡慧茵/攝
對于電子消費品市場來說,挑戰或許更大。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外貿“由負轉正”,其中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實現增長。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27萬億元,同比增長7.6%,占出口總值的57.9%;其中,汽車、家用電器和蓄電池分別出口1474.7億、1412.4億和1163.4億元,分別增長96.6%、3.2%和84.8%。但從增速來看,機電產品出口增速較去年雙位數增長有所放緩。
“今天來咨詢的商戶稍多了一些,但大多還在了解產品的階段。”黃駿表示,在為廣交會復展感到高興的同時也會有些許焦慮,因為電子消費品經歷兩年的爆發期之后,正面臨外需疲軟的問題,而公司產品又主要銷往歐美市場,這讓他感覺到,是到了業務求變的時候了。
黃駿向記者介紹,福州廣普電子主營的產品包括電子秤、電動牙刷、廚房用的溫度計以及食品溫度計等。針對市場上有較多功能同質化的產品,黃駿就會從設計下功夫,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制作包裝,“這就屬于傳統外貿企業貼牌的形式。”
除了使產品更加符合客戶的需求,黃駿也一直尋求變化。比如今年,他正在籌備建立自主品牌,使外貿和內銷齊頭并進。此外,他告訴記者,在與客商交流時也有意外收獲。“昨天接洽到一個非洲的客戶,問我們是否有意開拓非洲的市場,還邀請我們去當地進行考察。”黃駿表示,開辟市場將是下一步的計劃,“今年中國對東盟出口高于整體出口增速,我認為東南亞會成為外貿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韓國客商正在移動平板展位咨詢。胡慧茵/攝
同在電子消費品展區,深圳鴻昇達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稱“鴻晟達光電”)的展位擺滿了各種尺寸不一、橫豎放置各異的平板電腦。“其實這就相當于是可移動的平板。”負責人朱江紅告訴記者,研發這個產品已有8年的時間,這次在廣交會為這個產品設了一個獨立展位,是想作為產品首發。他告訴記者, “試水”新品是市場調研后的決定,主要為了解決客戶使用平板電腦時受限于產品屏幕大小的不便。
從最早的傳呼機到手機再到平板,朱江紅在從事電子消費品行業的十幾年間,持續關注著市場的動向。他表示,公司原本一直主營平板,在外貿份額上占公司總營業額約50%。但隨著產品銷售增長曲線變得平緩,他也決定研發新產品。按照他的構想,只要解決了原來平板體積較小、缺乏移動性的痛點,未來就能找到第二增長點。
朱江紅表示,現在公司是內外貿并行。他坦言,現在外貿態勢跟幾年前不同,“以前但凡推出一個新產品,在不少國家或地區都會成為新潮流。但現在市場格局已然不同,隨著越來越多電子消費產品品類得到普及,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再加上歐美國家需求有所收縮,也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面對復雜多變的外貿形勢,朱江紅還是相對謹慎。他表示,目前公司做移動平板的團隊還不到10個人,得看市場反應如何才會相應增加,之后會把產品重點推向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和非洲、南美等地區的國家,“今年一季度對東盟出口增速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擴大市場才能有新商機。”
在美甲機展位,外國采購商體驗定制美甲。胡慧茵/攝
在展區中,記者偶然被一個美甲攤位所吸引,當時展位人員正在給一位外國客商體驗定制款美甲。這家名為O2nails的公司是廣州一家專門做美甲機器的制造商。據公司負責人Tina介紹,在公司發展的二十年來一直只做美甲機這一款產品,把精力放在產品的迭代上。
“雖然今天展位上客流不少,但比疫情前還是有差距,以前圍觀的人都是‘里三層外三層’。”Tina表示,一直以來公司產品都是主銷歐美、日韓,但今天來的歐美客人有點少,而南美客商變多了,讓她萌生起拓展新興市場的想法。
Tina告訴記者,三年疫情之后,他們跟很多經銷商的合作都到期了,之后既要跟舊客戶溝通續期,也得進一步開拓新市場,而他們開拓市場的方式是通過各地分銷商鏈接市場。
“美甲店市場紅利巨大,所以我們的美甲機主打個性化和便利化,在家都可以做自己定制的美甲。”Tina直言,“在產品迭代之前,買一臺美甲機的成本還是挺高的,所以主要面向歐美、日韓等客單價較高的市場。而現在隨著技術提升,通過打印彩繪的方式做一雙手的美甲,成本已經降至1美元以下,這將是新興市場都能接受的價格。”
跟很多參展商所想的一樣,Tina既把廣交會當作鏈接客商的平臺,也把它作為產品“試驗場”。她向記者表示,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客商的熱情給了她很強的信心,“我相信拓展新興市場將會是公司下一步的重點規劃。”
開辟新市場已成為商家們的必選項。從數據來看,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較快。一季度,我國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進出口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6.1%,高出整體增速11.3個百分點,規模占進出口總值的15.8%。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16.8%,占進出口總值的34.6%,提升了3.5個百分點;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3%。
“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的超預期增長,證明了貿易環境的改變將帶來積極的增長效果。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已走過了多年的歷程,其間經歷了多次的升級,今天的成效應該是過往多年努力的結果。”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接下來要高度重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開發和利用,一旦產生效益,中國穩外貿的目標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智能制造”成功抵御市場風險
在“出海”的熱潮中,中國智能制造企業已成為一股強勁的新勢力代表。今年的廣交會上,“中國智造”企業集中展示著自身智能制造的實力。
智能機器人展位為客人現場展示產品。 胡慧茵/攝
電子消費品展館的一側,記者留意到,杜尼智能機器人展位上擺放著多臺不同品類的機器人,包括無人駕駛智能清掃車、自動清潔洗地車、智能移動垃圾回收車等。“今天客商反應非常熱烈,大部分采購商來自歐美、中東地區,以中東居多。很多客人都是前兩天來過,再回頭進行二次問詢。”
杜尼智能機器人的負責人杜元源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電子消費品行業已經二十多年了,以往公司都是主營傳統家用電子產品,公司在廣交會展館也有另外一個賣音響和機頂盒的展位。但在他看來,智能制造才是未來電子消費品的主流,“早在九年前,我們就開始研發各種智能家用電器產品。”
從研究算法、申請專利再到設計外觀,全鏈條中國制造的智能機器人成了國外搶手貨。杜元源表示,得益于研發時間早,杜尼智能機器人得到了第一波“紅利”——2020年時用于酒店的垃圾收集機器人和消毒機器人熱賣。“疫情后非接觸類產品迎來爆發期,所以我們2021年的外貿業績直線飆升,雖說去年增速有所回落,但這是在2021年基數高的情況下。總的來說,去年外貿情況平穩,預計今年的銷售也將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杜元源說道。
隨著智能機器人正在越來越多場景中得到應用,中國企業“出海”的步伐不斷加快,“出海”的種類也變得更加多元化。
記者注意到,一臺送餐機器人放在展位門口,途經的客商們都紛紛從移動的餐盤中拿到參展商提前準備的糖果等小零食。“只要設定路線,它就能照此通行。”通用技術中輕公司相關負責人肖女士介紹稱,現在送餐機器人性能已經得到升級,不管是導航、定位還是電池續航能力。除了送餐機器人,上述公司還有眾多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從日常用的清潔機器人和拖地機器人,延伸至工業場景應用的物流機器人。
“可以說,工業機器人誕生后,我們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有了明顯的提升。”肖女士表示,市場上對產品的需求一直呈上升態勢,中國制造憑借著獨有的特點,搶奪全球市場的目光,“即便去年下半年,外貿市場需求開始有所回落,但我們的銷售仍可以實現翻倍的增長。展會的兩天里,就已經有100多名客戶表達了采購意愿。相信今年的外貿情況也會更好。”
從數據來看,近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不斷提速。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已連續 8 年穩居全球第一,2020 年裝機量占全球總量的44%。根據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領域的融資總金額超過40億元, 其中億元級以上占比38%。
與此同時,國內機器人銷售份額也在全球范圍內遙遙領先。據市場調研公司北京研精畢智團隊的統計,中國的銷售額占比約44%,其次為日本、美國、韓國、德國,銷售額占比分別為13%、8%、5.6%和4.5%。
“中國智造”成了國外市場的新鮮事物。而對于那些市場已經相對普及、逐漸同質化的電子消費品,國內外貿商會盡可能增加它的功能,使其更具有獨特性。
來自丹麥的采購商Denis告訴記者,自己在廈門開店,店里除了賣一些進口貨,主要賣一些智能制造類的中國產品,這一趟來廣交會,就是為了選品。逛展的這天,他就被一款智能化健康戒指所吸引。
智能健康戒指特別受客商追捧。 胡慧茵/攝
在這家名為Kingstar公司的展位上,很多路過的客商都駐足圍觀展位上多款設計各異的戒指。據了解,這款并非普通的戒指,而是可以檢測身體健康的數據。銷售經理羅旋表示,其實公司主營的產品是智能健康手表,但現在手表已經越發普及,只能從外觀形態上做出改變。所以這兩年就開發了智能健康戒指,豐富產品品類。
羅旋向記者表示:“電子產品革新速度很快,只能不斷創新。所以我們每年基本都會出新產品,至少每三年推出一個新品類。”
展區里還有另一家專售智能手表的名為深圳星邁科技的公司。記者經過時發現有不少外國采購商都在展位咨詢。“消費者更注重個性化,我們的手表都是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定制,所以我們主要的投入其實都集中在研發上。”負責人張女士向記者表示,即便是遭遇疫情,手表銷售都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去年營收是5000萬元,從今年廣交會熱烈的詢問情況來看,今年營收有望實現50%的增長。
主要來廣交會采購電子產品和相關配件的韓國采購商許先生向記者表示,展會上看到很多智能化產品,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都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估計很快會有達成意向的訂單交易。
從數據來看,我國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在過去十年里不斷提升,由2012年的7.4萬億元、3.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8萬億元、6.3萬億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將保持15%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速,到2026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將達5.8萬億元左右,整體來看,行業增長空間巨大。
霍建國表示,我國整體產業競爭優勢明顯,但在高端制造領域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不斷鞏固加強,包括堅持制造業優先發展的策略,從政策角度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其次是加快創新發展,努力克服“卡脖子”難題,為高端制造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黎藹慧
以上就是關于2020開店寶pos機,打開萬億商機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2020開店寶pos機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