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很多關于pos機跟銀行什么關系,充卡消費再也不怕商家跑路了的知識,也有很多人為大家解答關于pos機跟銀行什么關系的問題,今天pos機之家(www.www690aa.com)為大家整理了關于這方面的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pos機跟銀行什么關系
數字人民幣試點開始距今已經超過兩年,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擴大,近期更是開始探索在預付式消費領域的應用。
美容院、美發店、健身房以及教培機構等,這些常以“充卡消費”的預付費模式運營的商家一直以來都是倒閉跑路的“重災區”,消費者深受其苦,一旦遇上,便面臨著退款難、維權難、追償時間長等問題。
因此,日前有銀行推進建設數字人民幣預付平臺來保障資金安全。不過也有專家指出,數字貨幣在被凍結后就無法流通。那么,銀行在無法流通這筆資金獲得收益的情況下,推動平臺建設的目的又是什么?
數幣綁定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指令
日前,據相關媒體報道,全國首個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臺在深圳福田落地,并首選教培行業進行試點,由福田區政府聯合深圳建行共同舉辦平臺發布暨簽約儀式,深圳建行與合作教育培訓機構簽署數字人民幣合作協議。
預付式消費之所以存在,通常是因為這些消費行為所涉及的并非單純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買賣,因此許多問題也隨之產生。記者自己就曾遇到過課還沒上完,教培機構倒閉跑路的情況,剩余的預付資金也久久無法退還。與此同時,付款方也就是消費者違約的風險也同樣有可能存在。
而本次福田區聯合建行深圳分行試點數字人民幣預付平臺建設,就是為了避免傳統的預付式消費可能產生的違約風險。
據介紹,在本次試點中,消費者在使用數字人民幣繳費后,預付資金將被“凍結”在消費者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中,可依照上課次數等不同核銷方式、通過數字人民幣底層技術實現預付資金“一筆一清、一課一釋”。
同時,如果因為機構問題無法履約,當消費者申請預付費退款時,該應用可以實現未核銷金額的快速退款,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
這個過程就要通過智能合約技術來實現。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介紹,智能合約技術是把一些各方預先約定好要做的事編到程序里面,然后程序在條件達成時自動完成指令。“例如現在用戶交水電費,并不需要自己去交,而是在前期和銀行、電力部門簽訂協議,在銀行卡上直接綁定合約,每月到期了就自動扣款。銀行并沒有進行人工操作去扣費,而是運用科技來實現,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智能合約。雖然這和現在所說的數字貨幣上的智能合約在技術上不一樣,但是功能是一樣的。”
前置監管保障資金安全
智能合約技術應用在數字人民幣上,其最大的優點在于資金的安全性和可追蹤性。
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金雪軍告訴記者,在數字人民幣執行智能合約的時候不用擔心沒有第三方監管,數字人民幣由央行試點發行,央行對數字人民幣的流通已經進行了前置監管,每一筆的使用都可以追溯、可以鎖定。
在過去,人們進行預付費式消費時,無論是現金還是銀行卡支付,在付款后,預付卡中其實只是顯示資金余額,并不是真正的貨幣,一旦收款方違約,預付卡上顯示的剩余資金難以追回。
但通過此次試點的數字人民幣預付費平臺,付款方在支付數字人民幣后,每一筆數字人民幣款項都進入在央行的監管中,無論是使用、凍結、解凍后轉出都有記錄,交易鏈條清晰完整。在收款方違約的情況下,消費者退款十分方便。
此前,數字人民幣對智能合約的運用也已有先例。2021年12月9日,農行深圳分行與華為聯合發布了租賃資金監管領域的創新應用成果,被稱為基于數字人民幣的首個云側智能合約應用。
這兩次試點實際上都是智能合約基于數字人民幣在零售場景中的運用。對此,金雪軍表示,央行將數字人民幣下發到銀行,銀行需要建設平臺來對接用戶,以便用戶使用數字人民幣,好比以往用戶使用POS機刷銀行卡時需要通過銀行的網絡,數字人民幣也需要有一個中間網絡或平臺來進行交易。因此銀行會在不同應用領域建立技術系統,以便數字人民幣能在各個場景被使用。
銀行流量之爭
銀行在推動數字人民幣場景拓展上下足了功夫,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指出,運營機構銀行處于產業鏈核心位置,參與深度布局,打造數字人民幣入口爭奪流量是題中之意。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認為,銀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費周章地建設數字人民幣的智能合約應用平臺,并不僅是為了流量和搶占先機。
劉曉春告訴記者,如果是讓數字貨幣經編程后執行智能合約,理論上來說,這些特定的數字貨幣從合約綁定之時起直到完成合約規定的支付為止,都不能被用于其他支付和流通。
因此,有業內專家指出,理論上說付款方“凍結”的數字人民幣,并不在銀行賬戶上成為存款,銀行更不能拿去進行放貸或投資等操作,這筆款項對于銀行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更有可能是這筆錢存到了銀行開立的特定賬戶上,真正智能合約鎖定的是存款賬戶而不是特定的貨幣,只是最后以數字貨幣的形式進入收款方的賬戶中。
另外,劉曉春還表示,廣泛推行數字貨幣執行智能合約的方式,對整個貨幣流通來說是低效益的,不利于貨幣流通。更科學的方法應該是“封賬”,即鎖定賬戶而非鎖定特定的貨幣。
2021年來,數字人民幣高速發展,試點場景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808.51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875.65億元。
劉曉春指出,央行期望實現數字人民幣的各種功能,因此在目前的數字人民幣試點中在各個應用場景上都進行了探索,至于這些功能和場景在日后是否真的會被普遍應用,還要看今后實踐的結果。
以上就是關于pos機跟銀行什么關系,充卡消費再也不怕商家跑路了的知識,后面我們會繼續為大家整理關于pos機跟銀行什么關系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